导读:读孟尝君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1.《读孟尝君》一文作者是________,被称为“________”之一。2.这篇文章属于议论文中的________文,驳斥方式属于________。3.文章批驳的传统观点是第________句,树立自己的观点是第________句。4.选出“以”字词性不同的一项是( )A.士以故归之。 B.岂足以言得士。C.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D.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5.在作者眼里,真正的“士”指( )A.脱于虎豹之秦的人。 B.擅长写文章的人。C.有本事治理国家的人。 D.有谋有略,能文能武的人。6.“鸡鸣狗盗”这一成语出自《________》,意思是 。7.孟尝君是齐国贵族,以养士闻名,与魏国的 君,赵国的
《公输》同步练习 与答案,标签:语文试题,http://www.xxk123.com
读孟尝君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1.《读孟尝君》一文作者是________,被称为“________”之一。
2.这篇文章属于议论文中的________文,驳斥方式属于________。
3.文章批驳的传统观点是第________句,树立自己的观点是第________句。
4.选出“以”字词性不同的一项是( )
A.士以故归之。 B.岂足以言得士。
C.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D.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
5.在作者眼里,真正的“士”指( )
A.脱于虎豹之秦的人。 B.擅长写文章的人。
C.有本事治理国家的人。 D.有谋有略,能文能武的人。
6.“鸡鸣狗盗”这一成语出自《________》,意思是 。
7.孟尝君是齐国贵族,以养士闻名,与魏国的 君,赵国的 君,楚国的 君,并称为“战国四公子”。
8.下面这副对联的下联有哪几位文学家?
鸟居笼中,望孔明,想张飞,无奈关羽。
鱼离水面,置半山,滚东坡,如何陆游?
答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Tag:九年级语文试题,语文试题,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试题 - 九年级语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