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在下文中找出印证这句话的内容。(2分)
3.文中先后两次写到班主任老师的“微笑”,联系上下文,品味其中的含义。(4分)
第一次:
第二次:
4.小说结尾说“您交给我的,又何尝只是一把钥匙呢?”你认为“他”还给了“我”什么。(3分)
5.仔细阅读下面的材料并结合上文的有关内容,就“如何对待别人犯错”谈谈自己的看法。(2分)
爱迪生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只灯泡后交给他的一个助手,让他送到阁楼上放好。这位助手深知责任的重大,当他接过灯泡时,手已微微颤抖,他在心里不断提醒自己:千万要当心,千万别摔碎了。可是,在上楼时,他还是因为太紧张而摔碎了灯泡。爱迪生没有责怪这位助手。不久后,爱迪生又制作出了第二只灯泡,他毫不犹豫地将这只灯泡又交给了那位助手。这次,这位助手将灯泡安全地送上了阁楼。
1.(1)有意让我登台朗读,让内向的我得到锻炼;(2)当我犯错时,仍给我以信任。(点拨:语言要简练概括。)
2.如今,如果需要我当众发言,我会很勇敢地接受并且很勇敢地把它做好!
3.参考要点:第一处的“微笑”包含着班主任对我的鼓励及看到内向的我能在台上朗读而感到欣慰;第二处的“微笑”包含着班主任对我的期望与信任。
4.参考答案:还给了我改正错误的机会,给了我信任。
5.参考要点:当别人犯错时,应能予以充分的谅解,并给他以改正的机会。(点拨:不能脱离文本和材料作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