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学看123学习频道语文教学中学语文试题高二语文试题《方山子传》配套练习» 正文

《方山子传》配套练习

[12-07 21:32:58]   来源:http://www.xxk123.com  高二语文试题   阅读:8488

导读:A.陈慥少年即有安邦治国的大志,但是不被朝廷重用,只好隐居光州和黄州的山间。B.陈慥在隐居期间,住草屋,吃素食,家里什么都没有,清静冷落,但却生活得怡然自乐。C.陈慥本来有条件做官,更有条件过富足享乐的生活,但他偏偏隐居山间。一般人对此很难理解。D.本文为陈慥作传,颂扬他任侠隐居不仕,也委婉地传递出作者当时的心情和人生态度。20.作者说“余既耸然异之”的原因是 ( )A.“少时慕朱家、郭角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 B.“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C.“俯而不答,仰而笑”,“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D.“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21.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方山子“壮有大志,晚乃归隐”的一组是 ( )①闾里之侠皆宗之 ②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 ③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 ④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⑤所著帽,方屋而高 ⑥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 ⑦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

《方山子传》配套练习,标签:语文试题,http://www.xxk123.com
A.陈慥少年即有安邦治国的大志,但是不被朝廷重用,只好隐居光州和黄州的山间。

B.陈慥在隐居期间,住草屋,吃素食,家里什么都没有,清静冷落,但却生活得怡然自乐。

C.陈慥本来有条件做官,更有条件过富足享乐的生活,但他偏偏隐居山间。一般人对此很难理解。

D.本文为陈慥作传,颂扬他任侠隐居不仕,也委婉地传递出作者当时的心情和人生态度。

20.作者说余既耸然异之的原因是                                                   

A.“少时慕朱家、郭角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  B.“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

C.“俯而不答,仰而笑”,“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D.“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

21.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方山子壮有大志,晚乃归隐的一组是                 

①闾里之侠皆宗之  ②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  ③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  ④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

⑤所著帽,方屋而高   ⑥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   ⑦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

⑧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                   A.①⑤     B.②③    C.④⑥      D.⑦⑧
22.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A.方山子自幼苦读,意欲以此驰骋当世,但不得意,晚年隐逸光州、黄州一带。
B.方山子出身贫寒,但凭自己的能力,受到时人尊敬,本可享受荣华宝贵,但他弃之不取,宁可居山野,自得其乐。
C.作者记起十九年前的方山子,正当年少血气方刚,一身侠气,如今已是晚年,失去了旧时的威武豪放之气,成为山中淡泊的异人。
D.作者贬居黄州,与方山子不期而遇,当方山子了解到作者“所以至此”,不答而笑,接着作者写方山子的家境,以及其家人的“自得之意”,突出了方山子甘愿隐遁贫贱的品格。
23.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Tag:高二语文试题语文试题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试题 - 高二语文试题
《《方山子传》配套练习》相关文章

Copyright 学学看123 All Right Reserved.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