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池残荷,在雪中静静伫立,不移不避,不离不弃,这不也是世上能够发人深思的一景吗?
我们应该知道:从盛开的荷到凋零的荷,它都在向世人展示着从外形之美升华到精神之美的整个过程。
我们应该知道:在我们这个世界上,有一种美丽是不会因为岁月流逝而衰老的。
因此,我希望:当明年雪后,再来日坛公园的时候,我不但能看到雪,还能看到雪下荷塘独有的那种发人深思的美景。
1.通观全文,简要概括本文主旨。(6分)
2.请从语言表达艺术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3.请指出作者在文中批评的两种现象,并结合全文所蕴含的作者的观点作出简要评价。(5分)
4.文章以“清荷”为题,但写“夏日清荷”的文字很少。请结合全文分析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8分)
参考答案
1.(6分)作者通过对夏日清荷和雪后残荷这两种生命形态的描写、怀想与思考,(2分)抒发了对荷的外形美尤其是精神美的赞美,(2分)并由物及人,表达了坚守风节不因岁月流逝而衰老的人生期许,以及对这种信念获得世人认同的期盼。(2分)
2.(6分)(1)比拟(拟人)。“满池残荷,在雪中静静伫立”,形象表现了残荷经霜犹在、傲雪伫立的精神美;(2)反问。三个反问句,强调了对残荷之美的肯定;(3)排比。三句话分别从诗情、画意、哲思的角度深层次赞赏残荷之美;整体排比成段,句式整齐,增强语势。
(手法、分析各1分;答比喻、反复,只要言之成理,亦可得分。)
3.(5分)作者批评了“借荷美己”和“清除残荷”两种现象。(2分)作者认为“借荷美己”者和“清除残荷”者停留在欣赏外形美的审美层次上,不知道深层的精神美;从清荷到残荷,它都展示着从外形美升华到精神美的整个过程;精神美不会因岁月流逝而衰老。(3分)
4.(8分)
(1)从文章思路看:写夏荷是为了引出对清荷繁华凋尽后的怀想与思考,故略写夏荷,详写残荷。
(2)从创作意图看:作者意在怀想残荷不离不弃、依然坚守的超俗之美,故略写夏荷,详写残荷。
(3)从文章主旨看,作者意在赞美从外形之美升华到精神之美的过程之美,故略写夏荷,详写残荷。
(4)从表现手法看:作者借物抒情,表达精神美不因岁月而衰老的主旨,故略写夏荷,详写残荷。
(5)从表现手法看:作者托物言志,表达对像残荷一样人生的肯定与赞美,故略写夏荷,详写残荷。(每点3分,答到3点即可得8分,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