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学看123学习频道语文教学中学语文试题高三语文试题《诗经两首·静女·氓 》练习与答案» 正文

《诗经两首·静女·氓 》练习与答案

[03-31 04:39:26]   来源:http://www.xxk123.com  高三语文试题   阅读:8674

导读: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文侯问李克曰:“吴起何如人哉?”李克曰:“起贪而好色,然用兵司马穰苴不能过也。”于是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襄赢粮,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人曰:“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为。”母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以吴起善用兵,廉平,尽能得士心,文侯乃以为西河守,以拒秦、韩。(《史记•孙子吴起列传》)13.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13.思路解析: “谢”应为“辞退”。答案:CA.鲁人或恶吴起恶:毁谤 B.曾子薄之,而与起绝 薄:轻视、看不起C.鲁君疑之,谢吴起 谢:劝戒 D.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 卒:士兵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14.思路解析:A.到,前往;/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没实在意义。B.因为;/在。C.可是、却;/用来。D.因为。 答案:DA. 起乃之鲁,学兵法以事鲁君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韩愈《师说》)B.

《诗经两首·静女·氓 》练习与答案,标签:语文试题,http://www.xxk123.com

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文侯问李克曰:“吴起何如人哉?”李克曰:“起贪而好色,然用兵司马穰苴不能过也。”于是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

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襄赢粮,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人曰:“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为。”母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

以吴起善用兵,廉平,尽能得士心,文侯乃以为西河守,以拒秦、韩。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13.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13.思路解析: “谢”应为“辞退”。答案:C

A.鲁人或恶吴起恶:毁谤      B.曾子薄之,而与起绝 薄:轻视、看不起

C.鲁君疑之,谢吴起 谢:劝戒  D.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 卒:士兵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14.思路解析:A.到,前往;/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没实在意义。B.因为;/在。C.可是、却;/用来。D.因为。   答案:D

A. 起乃之鲁,学兵法以事鲁君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韩愈《师说》)

B. 于是魏文侯以为将 乃设九宾之礼于庭(《廉颇蔺相如列传》)

C. 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D. 以吴起善用兵,廉平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陈情表》)

15.以下吴起的行为,与某些鲁人认为他“贪名猜忍”全相符合的一项是

①杀妻以求将 ②杀其谤己者三十余人

③其母死,起终不归 ④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

⑤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襄赢粮 ⑥善用兵,廉平,尽能得士心

A.①②④    B.②③⑥    C.①④⑤    D.①②③

15.思路解析:④⑤⑥讲吴起跟士兵同甘共苦,士卒愿为之效死。   答案:D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推断,不正确的一组是

A.吴起好用兵,善用兵,攻齐、攻秦,皆取得过辉煌战功。

B.吴起抱定“不为卿相,不复入卫”的旦旦信誓,连自己的母亲过世了也“终不归”。

C.有人认为吴起“贪名猜忍”,学兵法事鲁君,会给鲁国带来灾难,建议鲁君弃用吴起,鲁君听信了谏言。

D.吴起与士卒同甘共苦,但有的士卒的母亲认为这是吴起欺骗兵士为之卖命的一种阴险手段,因此非常痛恨他。

16.思路解析:“欺骗兵士为之卖命的一种阴险手段,因此非常痛恨他”与原文意思不合,文中的内容与此刚好相反。

答案:D

1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齐人攻鲁,鲁欲将吴起,吴起取齐女为妻,而鲁疑之。②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

③起贪而好色,然用兵司马穰苴不能过也。17.思路解析:第①句的考查点为“将”、“取”、“疑之”。第②句的考查点为“于是”、“贤”、“事”。第③的考查点为“贪”、“不能过”。

答案:①齐国的军队攻打鲁国,鲁君想任用吴起为将军,而吴起娶的妻子却是齐国人,因而鲁君怀疑他。 ②这时吴起听说魏文侯贤明,想去事奉他。 ③吴起贪恋名利而爱好女色,但是带兵打仗就连司马穰苴也无法超过他。

18.提示:收集有关爱情的名言,看看古今中外的人对爱情的看法。

三、表达交流

18.爱情,是人类生活中最美好的情感之一。它给人带来甜蜜、幸福,但也导演了很多悲剧。古往今来,很多人对爱情谈出了自己的看法,给人以启发和教育。请把你知道的写在下面,并和同学们交流。

真题演练

 1.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并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2分)(05高考浙江试题)

  李泽厚认为,汉字以“象形”、“指事”为本源。__________________正是这个方面使汉字的象形在本质上有别于绘画,具有符号所特有的抽象意义、价值和功能。

  ①一个字表现的不只是一个或一种对象,而且也经常是一类事实或过程,也包括主观的意味、要求和期望。

  ②“象形”有如绘画,来自对对象概括性极大的模拟写实。

  ③这即是说,“象形”中也已蕴涵有“指事”、“会意”的内容。

  ④然而如同传闻中的结绳记事一样,从一开始,象形字就已包含有超越被模拟对象的符号意义。

思路解析:要求填写之处的前面,谈的内容先是“象形”,然后是“指事”,那么后面的内容紧接的应该是第②句,这一句确定了下来,其他的句子以此为基础,就容易调整了。

答案:②④①③


上一页  [1] [2] 


Tag:高三语文试题语文试题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试题 - 高三语文试题
《《诗经两首·静女·氓 》练习与答案》相关文章

Copyright 学学看123 All Right Reserved.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