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小弟确实是心存侥幸的。刚到检察院时,他气
焰非常嚣张,不但对受贿的事实矢口否认,而且大力指责检察机关的做法,但在检察机关对贪污腐败一查到底的决心面前,在事实与证据面前,他很快就败下阵来,一一交代了受贿的事实。
不该有侥幸心理,这是现在沈小弟最后悔一件事情。
二、刚才谈了沈小弟犯罪的4个特点,那么他为什么会走上这条犯罪道路的呢?真的就像他本人所说的,仅仅因为赌博吗?
(一)沈小弟之所以走上犯罪道路,与他放松了学习和思想改造以及道德滑坡分不开的。
在沈小弟担任处长初期,还是比较恪守着本分。一则自己不缺钱花,二来老母亲从他担任处长的第一天起就一直告诫他,不要拿别人的一分钱,如果缺钱就向她要,不要重蹈叔叔的覆辙。因为沈小弟的叔叔,原东方化工厂的总经理就是因为贪污被判无期徒刑,至今还在无锡监狱服刑。很可惜,沈小弟没有坚持下去。
据办案人员不完全统计,沈小弟半年来受贿的76万元钱款,大多被其输在了赌局上。沈小弟对此也深深地懊悔不已,连称一切的一切都是赌博惹的祸。沈小弟将其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归结于赌博,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
“千里之提,溃于蚁穴”。
沈小弟走到今天这一步,根源还是在他的思想上,在担任处长以后,想法发生了转变,认为自己辛苦了那么多年,现在年纪也差不多了,再往上也是不可能了,该享受一下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潜移默化改变了,随着思想的变化,朋友圈子也发生了变化,于是逐渐沉迷赌博之中,以至于白天工作,晚上赌博,上午上班,下午麻将,政治学习已基本不参加了,即使是参加,也是身在会场,心在赌场上了,慢慢地从小赌发展到豪赌,从家里发展到宾馆,赌资不够,受贿来凑,把权力异化为其谋取赌资的工具。
另外,部分职工放松了自身世界观的改造,认为只要自己得到实惠,管他领导是否违反党纪国法,使得原本应该有的群众监督也失去了其应有的作用。单位里有的职工与沈小弟一起赌博,有 的职工出于自己的经济利益向沈小弟进行行贿,为沈小弟的犯罪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正是由于思想道德教育出现薄弱环节,导致从沈小弟本人到下属职工法制意识的淡薄,由此沈小弟从一般的违纪逐渐发展到巨额的受贿犯罪,也在情理之中了。
(二)制度上的原因
1、政企不分,职能错位,是发生职务犯罪的体制上的根源。
市政管理处是一家国有的事业单位,具有市政建设管理职能。同时也又直接参与工程建设时常的竞争,是一个利益主体。
由于市政设施管理处本身的特点,一些必要的监督就无形中消失了,管理处所获得的工程对下属公司和挂靠单位进行转包或分包时,并没有象其他建筑企业一样按规定进行必要的招投标,而是由市政管理处领导层决策后进行分配。
正因为如此,权钱交易也就成了可能。
2、权力过分集中,监督机制缺失,“一把手”现象是发生职务犯罪的直接的、根本原因
沈小弟是一名从基层成长起来的干部,懂技术,业务熟,而其他领导班子成员要么不熟悉业务,要么长期在外,工程的分配,全由沈小弟一个人说了算,集体的研究成为一种招牌,有时,一个电话、一个签字就代替了集体研究决定,而沈小弟手里掌握着每年近亿元工程的分配权,权钱交易也就成了现实。
(三)督措施不到位、监督渠道不畅,导致权力失控。
首先本单位班子成员之间的监督,软弱无力,无所作为,同级监督难以取得明显成效;
其次上级主管部门的监督意识不强,以至于其嗜赌成瘾的恶习在单位几乎人人皆知,也无人对其进行告诫谈话;
第三党内民主生活会制度不能坚持,没有形成自下而上和上下结合的党内民主监督机制。
所有这些,使得身为“一把手”的沈小弟处于监督的盲点,当人大代表、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模范的光环包围着沈小弟,监督机制在这些光环照耀下,黯然失色,权钱交易也就成了必然。
三、谈到犯罪,我们就不能不谈后果
首先从社会层次来看:
对社会的危害及我党惩治腐败的决心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腐败现象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基本乱源,轻则引起群众的反对和不满,重则会引起“第二次革命”,造成干部“霸王别姬”,党和国家改变颜色的局面。
我们党对惩治腐败现象历来是毫不手软,上溯至三反时期的刘青山、张子善,曾经有人以两人都是有贡献、有影响的领导干部为名说情,毛泽东同志的回答是:正因为他们的地位高,功劳大,影响大,所以才下决心处决他们。只有他们,才可能挽救20个、200个、2000个、20000个犯有不同程度错误的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