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健全完善疾控体系,着力加强两个建设。
一是着力加强疾控体系建设。认真落实“疾控机构进医院”制度,加强对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落实疾控工作职能的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不断巩固和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三级网络。认真执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突出抓好乡、村两级的基础工作,不断提高疾控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进一步加强并完善卫生应急机制,完善市、县、乡三级卫生应急物资储备目录,强化应急队伍及装备建设,抓好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和应对工作。
二是着力加强疾控队伍的能力建设。人才是事业发展的保证,提高职工队伍工作能力的核心是人才的培养和储备。要按照卫生部《关于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和省卫生厅“卫生人才建设年”活动的安排,进一步加强卫生应急、检测检验、卫生管理“三支”队伍建设,优化人才结构,加大职工队伍的业务培训力度,采取“派出去学习、请进来培训、沉下去指导”等工作模式,继续坚持落实“三个一”制度,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技术比赛等岗位练兵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培训,全面加强工作队伍的能力建设。要着重加强职工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努力形成大胆试、大胆闯、大胆干,不争论、不退缩、不折腾的良好工作氛围,重点在五个方面下功夫:一要坚持疏导育人,强化思想领先,引发职工高度自觉,寓教于乐,争先创优,在增强政治水平上下功夫;二要坚持从严管理,强化纪律约束,引入竞争机制,公开考评,量化考核,在提高工作效率上下功夫;三要坚持崇尚职业道德,强化勤政务实,在引导敬业奉献、脚踏实地、严谨细致作风养成上下功夫;四要坚持深入实际,强化服务,努力争取社会理解、同行支持、领导关怀,在放大功能、发挥作用上下功夫;五要坚持以事业为重,强化廉洁自律,做到吃苦不怨、勇于奉献,在维护单位整体形象上下功夫。通过不断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勤奋务实的干部职工队伍。
(二)加强基层基础,主攻两项重点工作。
始终突出传染病防控和卫生应急的重点。要继续做好甲型h1n1流感和其他重大疾病防控工作,加强疫情的监测和预警,积极推进疫苗接种,防止疫情扩散和蔓延。同时,要抓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手足口病等重大传染性疾病的防范应对工作。要时刻保持高度警觉,加强疫情监测,健全预警预报机制,提高疫情预测、预报能力,落实各项防控措施,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和有关技术方案,强化对暴发疫情的应急处置,防止疫情扩散。全面加强传染病的报告与管理工作,继续规范疫情网络直报工作,年内对各县区传染病报告工作开展多次专项督查,提高报告质量。
始终突出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的重点。要继续加强常规免疫接种,组织实施好15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项目,抓好计免针对传染病的监测工作,全力推进“消除麻疹行动计划”的实施,夯实免疫规划基础。认真落实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管理的各项措施,指导县区加强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建设,规范开展疫苗接种疑似异常反应监测工作,强化宣传、培训和督导检查,加强资料建设和管理,全力推进免疫规划各项工作规范化发展。
(三)强化管理,拓宽领域,努力实现两个突破。
一要夯实疾病检测工作基础,在检测检验的质量管理上求突破。要强化实验室安全管理,完善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好甲流、麻疹、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疫情样品和食物中毒、饮用水污染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样品的检测工作,提高检测检验工作水平。要抓住全国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顺利建成的机遇,进一步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在实验室的管理能力与检验检测水平上取得突破。
二要拓宽公共卫生服务和职业卫生监测领域,在公共卫生发展上求突破。抓好市直学校在校学生常见病防治的指导,积极汇报协调,争取学生体检工作扩面进行。加强对各县(区)城镇及农村生活饮用水安全管理,做好生活饮用水监测和业务指导,建立全市生活饮用水监测评价体系和水质监测网络。要不断拓宽职业卫生监测工作的领域,积极开展劳动场所职业危害因素调查和监测,规范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断鉴定和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行为,提高各类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的质量,在强化公共卫生职能方面求突破。
(四)抢抓机遇,统筹协调,认真实施五大项目。
项目是带动和促进疾控工作深入开展的有效平台。要把项目的争取和管理,作为提高执政能力的有效抓手,认真实施好中央转移支付项目、卫x项目、全球基金项目、艾滋病社会动员滚动项目、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和精神病院建设项目,在项目实施的质量和效益上求突破。要动员各方面的积极因素,积极衔接、争取新的项目,借助项目统筹各项业务工作顺利开展。
Tag:工作总结,工作总结范文,工作总结怎么写,总结报告 - 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