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是,通过广泛交流,相互学习,实现了从个人奋斗向团队奋进的转变。学员们虽然来自省、市不同的训练单位和运动队,是共同的理想志向和相同的机遇命运让大家欢聚一堂,同窗学习,同场竞技,共同营造出互帮互助、互相学习、比学赶帮、公平竞争的浓厚学习氛围。
六是,在先进经验的启发下,用科学理念指导培训,实现了培训体制由管理型向管办结合服务为主型转变。省体育局和兰州市政府从省、市退役运动员实际出发,制定了切合实际的《培训实施方案》,邀请专家编印了两本《退役运动员任教培训讲义》,科学合理划分四个培训阶段,并借鉴全国退役运动员培训经验,在培训中坚持“从难、从严、从统考出发,大知识量学习”和“严格培训、严格管理”的原则及方针,坚持职业指导、统考课程、体育业务、教师资格四方面培训内容紧密结合。培训班实行了点名制、跟班制。培训班还增加了师德、师范教育,加强了奥林匹克精神、中华民族精神、中华体育精神、北京奥运精神、甘肃精神、甘肃体育精神和兰州精神学习教育,同时全班集体编唱了师魂之歌《和谐体育之歌》和师德之歌《知识的渡船》,从而创新了运动员培训体制,为今后的培训积累了可供借鉴的宝贵经验。
退役运动员学习培训的效果,还体现在参加20xx年7月25日全省统一选拔考试所取得的良好成绩上。几度耕耘,一分收获,学员用心血和汗水换来了极其宝贵的成绩。公共基础综合知识满分150分,学员最高分91分,高于去年;体育专业基础知识满分150分,学员最高分124分,创造纪录;学员统考总分最高者达到205分(一大队最高分203分,二大队最高分161分,自行车中心最高分205分,兰州市体工队最高分171分),难能可贵。绝大多数学员获得100分以上的较好成绩,相当多的学员获得150分以上的良好成绩,一部分学员获得180分以上的优异成绩。教师资格3门课程考试和去年一样,都保持了95%以上的合格率。可以说,退役运动员学员思想信念之坚定、意志毅力之顽强、学习成绩之良好,刷新了甘肃运动员“学习培训的铁人三项”纪录!优秀学员以良好成绩为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答卷!可以肯定地说,是学员们用信念、毅力和智慧共同创建了学习型、和谐型、创业型的团队,是学员们用心血、汗水和拼搏学习改变了社会上一些人对运动员文化程度的看法。学员无愧是代表甘肃运动员先进文化的团队,也是汇集体育教育骨干人才为甘肃体育事业再立新功的团队!
三、政策保障和工作措施
回顾总结20xx年我省安置退役运动员任教培训工作,之所以工作力度大、社会反响好,根本原因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国家体育总局大力支持,省人社厅、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体育局和兰州市政府研究提出了优惠政策和得力措施,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六条:
(一)任教选拔考试,省上坚持“一统三单”的优惠政策。省委、省政府领导作出重要批示,省政府办公厅文件明确从全省招考5000名中小学教师名额中单列80名安置优秀退役运动员。省人社厅、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体育局联合下发《实施意见》,在“一统三单”的优惠政策基础上,专业考试确定以中专体校《学校体育学》等四门课程为主要内容单独命题,可以说实现了“一统四单”。
(二)教师资格考试,继续坚持“一统三单”的特殊政策。退役运动员任教考取教师资格证很难,省教育厅、省语委办和兰州市教育局在全国继续实行特殊政策。
1、《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考试,省自考办坚持“一统三单”的特殊政策。即:考试标准要求全省统一,单独确定考试时间、单独设置考点考场、单独阅卷。
2、普通话测试,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为退役运动员专门设计了“1+1+1”的便捷模式。即:邀请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副教授进行了1天培训;并邀请4位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副教授将学员分4个小班进行了1天专门辅导;邀请6位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副教授分3个考场对学员进行了1天的测试。从测试结果来看,学员普遍达到二级乙等以上普通话水平。
3、教学能力鉴定,兰州市教育局继续为退役运动员搭建了“3+3”的绿色通道。即:举办了为期3天的新教师岗前培训班。9月份安排退役运动员学员到兰州市中学进行了3天教学观摩和试讲鉴定。
(三)专门举办培训班。国家体育总局人事司在政策上精心指导,总局人力资源开发中心和省财政厅在经费上大力支持,省教育厅认真负责,省体育局精心组织,兰州市鼎力相助,专门举办退役运动员任教考前辅导和教师资格共4个阶段2个月的培训班,保证了退役运动员综合素质的明显提高,保证了退役运动员达到国家和省上关于任教的标准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