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加强就业、创业指导和就业总结
开展校友大经堂活动,每两周聘请一位校友或企业经理人对在校学生进行就业、创业指导。极大地丰富了就业、创业指导形式。每学期就业指导课结束后,我们及时召开听课学生代表座谈会,征求同学们对授课内容,授课方法,授课时间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进行协商调整。通过就业和创业指导,毕业生获得了就业相关技能,同时具备了一定的创业基础。针对毕业生在招聘中的问题,及时总结,召开会议,制定对策,解决问题。
4、广泛联系,不断开拓新市场,办好就业洽谈会
就业指导处和各学院曾多次派人奔赴上海、昆山、深圳、天津、北京、浙江等地联系用人单位,宣传学校,推荐毕业生。并在暑假,组织个二级学院书记和就业处全体同志,到分为8路到各地进行宣传,调研和毕业生质量跟踪,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全年共接待用人单位280余家,组织专场招聘160余场,与我院长期联系的就业单位已经达到600家。在组织专程招聘的同时,努力办好大型招聘会——20xx届毕业生就业洽谈会。10月27日-28日,在我院崇文楼成功举办了20xx届毕业生就业洽谈会,本次洽谈会共发放需求意向调查函650份,邀请函 520份,并对省内一些单位上门邀请。由于前期工作准备充分,参会单位超过往年达到72家。
5、定期公布就业率,调动各学院工作积极性
为了促进毕业生就业,进一步调动各学院就业工作积极性,随时掌握毕业生就业动态数据,就业指导处每周对各学院各专业的就业率进行通报,通过比较,充分调动各学院就业工作积极性,督促各学院不断在就业工作上下工夫,做好学生就业工作。(各二级学院在这一年中也付出了辛勤劳动,在此表示感谢。)
6、毕业生就业率上报形成制度
毕业生就业是一个全年、动态的过程,了解整个就业进展对于制定就业政策、进行就业部署十分重要,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就业指导处安排各学院每周上报一次就业率(统一按照就业办格式上报),并进行考核,督促各学院了解就业进程,解决就业问题,促进毕业生就业。各学院在上报就业率的同时能够相互交流经验、研讨问题,有效地提高了就业工作的水平。
7、毕业生提前上岗实习二级学院参与、信息上网
相应学院节约型高校的号召,起,毕业生提前上岗实习现在改为由二级学院和就业指导处二级管理,共同参与,就业指导处负责毕业生招聘工作和离校日程的确定,各学院具体审核毕业生提前上岗实习资格。所有毕业生提前上岗实习名单由就业指导处上传就业网,各学院通过网络查看离校信息,确认离校学生名单,毕业生办理离校手续。节省了办公资源,提高了办公效率。
8、改进毕业生就业派遣资料整理和数据制作方法
针对毕业生就业派遣工作是一个系统的、长期的工作,针对这项工作的准备时间比较长,容易出现问题和工作反复性、复杂性的特点,积极地准备,就业指导处在20xx届毕业生就业工作一开始就规范要求,要求毕业生协议书上填写学号,然后按照学号整理和收集就业资料,并按照班级、学号存放,在毕业生集中派遣时期,再次集中精力和人员,对协议和合同、接收函进行整理和检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就业数据的准确性。并且按照教育厅对于数据的最新要求,精心制作数据,派遣工作顺利进行。
9、《就业与创业》报纸出版3期
在首期《就业与创业》报纸出版的基础上,出版《就业与创业》报纸3期,并不断收集教职工、学生的意见,精心策划,对于报纸版面和内容进行了调整,为我们毕业生就业搭建了另一个平台,对于宣传我院就业,指导毕业生择业、创业都起到很大的作用。
10、校企合作取得重大成果
在积极地拓展就业单位的同时,我们以示范性建设为契机,努力做好校企合作,全院共与多家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协议涉及“订单班”、顶岗实习、企业员工培训、产品开发等方面,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并以此解决了部分毕业生就业。
三、存在问题
各二级学院和就业指导处在就业工作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1)就业指导处对于毕业班辅导员培训不到位,导致有些辅导员对于就业工作、政策、制度、程序不熟悉、不清楚,不利于指导毕业生就业。
(2)在一些具体工作上,辅导员还要再细心,严格按照就业的相关程序执行。(协议书盖章、审核等问题)。
(3)二级学院为了追逐单纯的就业率,以各种方式督促毕业生签署协议书,毕业生的违约和返校比较多,影响了就业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