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遗体捐献填补了空白。自20xx年底我市首例遗体志愿捐献登记以来,我市遗体志愿捐献工作在全市形成了良好的氛围,至今年九月,已经有近200人进行了咨询,23人进行了登记,并在6月18日,实现了首例遗体志愿捐献。绵竹汉旺教师梁代兴成为我市首例遗体志愿捐献者。在红十字会的帮助下,他的遗体成功捐献给华西医科大学做研究用。
二是造血干细胞第二例志愿捐献成功。20xx年9月9日,东方电机的24岁小伙子黄诚在川大华西医院成功的捐献了造血干细胞,成为XX市第2例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同时也是中国造血干细胞资料库四川分库的第39位捐献者。9月21日,XX市红十字会在绵竹市组织了一次造血干细胞志愿者样本采集暨宣传活动,共采集样本178人份。
6月8日至14日,由市卫生局、市献血办牵头,市红十字会等相关单位共同开展了无偿献血周活动,在一周的时间里, 564名志愿者积极参与了无偿献血,共采集到169400ml血液。
七、贫困救助正常开展
1、1月13日,市红十字会启动了“20xx年红十字博爱送万家”活动。市红十字会调集了价值35800余元的大米、食用油、棉被等物资,对旌阳区旌东社区、城南社区和旌阳社区的200余户困难群众进行了慰问。市政府副市长、红十字会会长宋玉华参与了慰问活动。1月26日,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四川省红十字会又募集了价值近6万元的棉被、棉衣等物资,帮助旌阳区德新镇灾区群众渡过一个温暖祥和的新年。今年的“博爱送万家”活动共惠及贫困群众1100余人。
2、5月12日,贵州省红十字会来到什邡市特殊教育学校,向该学校捐赠地震扶孤助学人道救助金10万元,用于援助该校贫困残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3、20xx年,我会开展的贫困先心病救助项目、贫困唇腭裂儿童救助项目、贫困残疾救助以及红十字基金会相关的各项救助项目都有条不紊地进行,各个救助项目共登记并向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省红十字会上报待救助贫困疾病患者29名。
八、艾滋病项目工作深入推进
第二轮加拿大援助艾滋病预防与关爱项目经历1年的准备,终于在20xx年4月底启动。4月29日,召开了项目启动会,市卫生局、市疾控中心、市美沙酮门诊、市戒毒所等协作部门相关负责人参加了启动会,会上明确了项目框架和指标体系以及各协作部门应承担的责任。该项目仍然以我市吸戒毒者为目标人群,以“爱心家园”为平台,通过集中培训、小组活动、同伴教育等项目设计,为目标人群提供艾滋病预防知识,干预其行为,对他们进行关爱,营造无歧视氛围。截止11月底,爱心家园直接对134名目标人群进行了行为干预,传播了艾滋病预防和美沙酮替代治疗知识,完成了阶段项目指标,为社会和谐做出了贡献。
6月和12月,市红十字会爱心家园积极参与市防艾委组织的“禁毒防艾宣传月活动”和“艾滋病防治宣传月”活动。11月26日下午,在爱心家园召开了感染者座谈会,了解感染者生活、治疗情况,并向他们表示慰问,发放了冬被、食用油等纪念品和慰问金。
九、宣传工作进一步强化
今年,我会进一步加强宣传工作,一是扩大宣传阵地。除在四川新闻网XX频道开辟专栏外,还与XX日报社合作开辟博爱专栏,宣传红十字运动知识、介绍市红十字会当前重点工作、中心工作的开展情况,进一步扩大红十字会工作的社会知晓面和工作影响力。二是继续办好网站,编好《XX红十字信息》。全年,共编发信息17期,被总会采用6条,被省红会采用7条,被市政府政务信息采用8条。被XX日报采用6条。
20xx年,市红十字会全体人员团结一心,努力工作,在灾后重建上有作为,在筹资上有创新,在志愿捐献上有突破,圆满完成了全年工作计划。20xx年,我们将继续以灾后重建为重点,做好会员代表大会召开、卫生救护培训中心的建立、艾滋病预防与关怀项目等工作,为构建XX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20xx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市红十字会立足新起点、谋划新发展、再创新业绩、实现新跨越的关键一年。我市红十字会工作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理顺、规范、发展、提升”的原则,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九届八次全会精神,严格依照“一法两办法一章程”规定,根据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九大”和四川省红十字会“七大”既定的发展目标,结合实际,服务大局,扎实推进“四个三”工作,努力使我市红十字会组织体系进一步完善与健全,使我市红十字事业得到健康可持续发展,为切实保障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推动文明进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