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开展专项工作,保进党风廉政建设
围绕“两权”监督这个核心,强化内外部监督,充分发挥监察、法规等部门的职能作用以及强化特邀监察员、纳税人评廉、信访举报、政务公开、行风评议、贤内助评选,落实12366热
线,积极参与伊广行风热线等监督手段,按照管好“龙头”、查找“苗头”、刹住“风头”、治理“源头”的治廉思想,将监督制约机制渗入到全局的各个重点环节。
(一)开展检查,加强监督
我们针对“办税环境、政务公开、便民措施、税容风纪、服务评价和减免税、税务处罚、税收管理”等八个方面发放问卷调查表,发放调查表1931份,明查暗访3009户,满意率96%。针对系统内发生的案件,确定了“改进作风、促进工作,管好自己,管好班子,管好队伍,管好全局、加强政务公开力度”等方面的谈话内容。对各县(市)局领导干部进行廉政谈话92人次,基层局廉政谈话达264人次。对科级以上干部针对投诉服务态度问题增多情况,加强执法监察,监督重点环节,加强外围监督。同时加强对各部门税收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运行情况进行执法监察,围绕税务稽查程序、减免税审批、漏征漏管、停歇业、税额核定、发票管理、财务管理等作为检查重点,同时对各片管员片区,不定期进行了明察暗访,广泛听取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在全系统范围内,积极开展了述廉述风活动。我们了集中155名税务人员进行述廉述风,组织683名纳税人和60名义务监督员进行评议,在评议中对税务干部述廉述风的内容与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表现进行比对,查看干部廉洁自律情况。认真落实执法责任制,今年对114人次进行了责任追究,对存在的苗头性问题,及早进行制止,有效防止了干部以权谋私和吃、拿、卡、要、报等问题。
(二)组织调研,分阶段开展,为全面铺开内控机制工作打好基础
为进一步做好预警信息采集、评估,发挥预警作用,我局深入县市局进行调研,对各局开展内控机制情况进行摸底;待时机成熟将出台《预警防控办法》,把监督监察与税收执法和行政管理各岗位结合起来,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真正达到预防的效果。努力形成机制健全完善、反应处置迅速的大预防工作格局。
我局内控机制工作拟分为三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要求各局科学界定内部权力,优化规范工作流程。对涉及征收、管理、检查、减免税、行政处罚、人事管理、财产财务和“三重一大”事项等权力运行的重点人员、重点部门、重点岗位和重点环节等职能与廉政建设紧密相关的风险点进行合理分权,明确税收执法和行政管理等环节的工作职责,严格划分不同权力的使用界限,加大对权力使用的规范和限制,形成既相互监督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第二阶段是查找廉政风险。围绕地税工作流程对纳税人关注、涉及纳税人利益和容易发生腐败问题等因素进行个人排查分析,组织认真归纳梳理,集体评查评估,确定出重点部门、重点岗位和重点环节的廉政风险点。制作“重点工作、关键环节、廉政风险点、岗位职责、违规行为、表现形式、预防措施、责任人等,明确岗责、工作权限、责任领导、廉政风险点及预防措施,使其步骤更具清晰、程序更加简约、监督更加方便,并对外公开,接受社会各界和纳税人的监督。第三阶段是加强内控机制的督导,对各局内控预警工作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抓好落实。
(三)重视信访举报工作
我们着眼于“防止矛盾上交,防止矛盾合流,防止矛盾激化,防止矛盾反复”的理念,对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加大了查办力度。实行了优先办理、快查快结、严格保密、及时反馈和双向沟通等5项承诺,实现了件件有结果,保障了纳税人的权利和利益。
五、今后工作打算
一是抓好廉洁教育,筑牢反腐保廉防线。二是抓好监督检查,确保各项制度落实到位。加强对学习贯彻《廉政准则》教育活动的监督检查。坚持把执行各项税收工作决策的监督作为重点监督。以州局制定的税收执法质量评价体系为基础,细划执法风险点,不断注意发现新的监控盲点,实现对税务廉政风险全方位的预测和监控。严格防止违背组织收入原则,有税不收或少收税、收过头税和越权减免税。三是要求税务干部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提升服务水平、提高办事效率、优化执法环境,更好地为企业做好纳税服务,以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新挑战。四是切实加强对干部的监督,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加强“两权”监督,抓好实施细则的实施,发挥纪检监察部门监督检查的实效性。加大查办案件的工作力度。对凡涉及举报、不廉洁的问题,要坚决予以清查,对违法违纪问题一经查实,要严肃处理,追究责任,发挥好查办案件的震慑作用和警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