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按照省、州教育科学研究“十五”计划的要求,创造性地开展教育科研工作。在原有课题(省级、州级课题各一个)的基础上,各学校(园)共申报43个县级课题,经过县级教育科学规划办进行初评和复评,最终评出县级课题23个,其中重点13个,规划10个,其余20个为校级课题,同时推荐14个课题参加省、州级课题评审,其中,获省级立项课题2个,州级重点课题1个,州级规划课题5个。为进一步加大课题管理和宣传工作力度,20xx年4月拟定《关于公布双柏县“十五”期间第一批教育科研课题的通知》(双教通字[20xx]6号)、《双柏县教育科研课题管理暂行办法》(双教通[20xx]13号)及《双柏县加强教育科研工作的意见》(双教通[20xx]14号)等教育科研文件,并下发到各中小学。建立健全县、乡、校教育科研工作网,按照要求制定《双柏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计划》和《双柏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计划课题指南》。
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一是听课、评课建设性地利用“2 2”模式听课评课,累计听、评课600节次/学年。改革课堂教学评价,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及专业化成长。二是开展专题讲座。进行集体备课专题讲座,累计举办讲座56场次/学年。把教师集体备课制度转化为保证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三是开展优质课竞赛组织开展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活动,为教师专业成长创设平台。成功举办了初中语文、数学、政治、英语、物理、化学和小学数学讲赛,并选派优秀选手参加州级课赛。
加强教学用书管理工作。每学期都组织召开中小学教学用书征订工作会议,坚持“一费制”的前提下,本着开齐课程、开足课时的原则,召开一年春秋两季两次全县中小学教学用书征订工作会议,制定双柏县中小学教学用书、教辅资料征订原则,规范教学用书征订渠道,保证教学用书征订使用规范有序,杜绝非法出版物进入校园。
(七)双柏县“普实”工作于1999年通过省教育厅验收,验收后我们加强实验教学管理和实验教学研究。20xx年至20xx年通过省、州复查合格。农村勤工俭学开展面为95;总收入56万元,生均收入比上年增长6元;农村寄宿制学校食堂肉菜自给率为65以上。
(八)制定了《双柏县深化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施意见》,成立县职业技术培训中心;职业高中招生180人,完成计划数的90;有骨干专业2个、学科带头人2名。中等职业学校参加职高高考上线及就业率为90。开展职业培训383人。形成了以县职业技术培训中心为龙头,乡镇、村成人技术学校为主要阵地的较为完整的职成教育体系网络。
(九)年内扫除文盲45人;完成农民实用技术培训21622人次;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163人次,向城镇非农产业转移劳动力189人。
四、师资队伍建设
(一)建立以县为单位的中小学教师数据库。自2000年以来,我县各学校中小学教师基本情况已实行用数据库进行管理,每个教职工的年龄、族别、工作时间、学历、职称等都已作了录入,凡人员有变动或个人的基本情况有变动,就及时进行修改。数据库的建立,可随时掌握学校教职工的基本情况,和各学校人员分配情况,为领导做决策、材料的上报、分析提供祥实、可靠的依据。
(二)完成中小学校教师编制核定工作。20xx年,双柏县编办根据楚雄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核定全州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通知》(楚政办通〔20xx〕17号)文件规定的编制标准,以各学校基本情况为依据,对全县24个核算单位进行了核编,并下发了《关于核定全县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的通知》(双编发〔20xx〕17号)文件,共核定我县教职工编制总数1595名,其中中学核定编制670名,小学核定编制925名。20xx年严格按照核定的编制数进行管理,凡超编的学校,一是辞退代课教师;二是不再分配新教师;三是教职工只能调出,不能调入。
(三)严格实施教师资格制度,根据需要补充合格教师。教师资格认定。认真宣传和组织教师学习《教师资格认定条例》和省、州有关文件精神,积极做好面向社会宣传工作在县城和乡(镇)主要街道粘贴有关宣传材料。切实把握好教师资格认定工作的对象、标准、条件、程序、方法等要求,依法认定教师资格。目前有98的教师已持教师资格证上岗。教师补充。一是为加快高中发展步伐,确保我县教育重点,20xx年经双柏县人民政府批准,双柏一中在省内师范类高等院校考核、引进本科毕业生12人。整个引进工作组织严密,程序、内容公开,结果进行公示。二是根据双柏县人民政府20xx年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文件精神,乡(镇)初级中学接收本科生8人。把好教师“入口关”,20xx年新补充的20位教师均学历合格,且具有教师资格证。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Tag:工作总结,工作总结范文,工作总结怎么写,总结报告 - 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