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对照先进地区和单位的发展经验,检查在推动科学发展中存在的差距;对照工作实际和职责任务,检查本部门本单位在服务科学发展方面的不足;对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检查解决群众切身利益的情况)。在分析评议环节,开展“四评五议两公开”(代表委员评、专家学者评、服务对象评、下级单位评;议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深不深、议查找的问题准不准、议对原因分析透不透、议发展思路清不清、议工作措施可行不可行;分析检查报告和评议结果在一定范围公开,县委常委会分析检查报告在《今日京山》公开),接受社会各界评议监督。在整改落实环节,做到“三明确一承诺”,即(明确整改落实的目标、方式和时限要求,明确整改落实的具体措施,明确分管领导、分管部门的责任,整改落实方案制定后,对决定解决的问题,作出公开承诺)。
第三,突出理论先导,狠抓学习培训。积极探索和创新学习方式方法,有效地提高学习培训的质量。一是学习形式力求多样。除抓好各中心组集中学习、一把手辅导学习和自学等形式外,先后邀请了国务院宏观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的余斌部长和徐小青部长,为全县各级党员班子成员500多人开展了题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主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专题讲座。邀请武汉大学博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专家丁俊萍教授作了《科学发展观与当代中国发展》专题辅导讲座,4月3日,县委书记郑香元为全县第二批参加学习实践活动的党员干部800多人作了《科学发展在京山》专题辅导报告,进一步加深了党员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理解。针对我县参加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离退休干部党员多,外出流动党员参加学习实践活动不便的问题,坚持采取灵活的方式,开辟特殊课堂,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全覆盖。县残联等单位开辟“影视课堂”“语音课堂”,帮助行动不便或年老眼花的党员参加学习;县法院等单位建立“病房课堂”,送学上门帮助病残党员学习;县经济局等单位开设“邮路课堂”“电话课堂”“网络课堂”,促进流动党员参加学习;云杜社区等单位在流动人口相对集中的广东、浙江等地建立临时党支部,开办“社区课堂”“工棚课堂”“露天课堂”,启动流动党员异地学习,确保党员参学率达到了100%。二是学习内容力求丰富。除高标准学完规定的内容外,还将学习科学发展观理论与了解县情相结合,组织学习了全面反映京山历史文化、自然生态、建设成就的资料性典籍《风华京山》。还把理论学习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组织开展了以应对金融危机为重点的领导经济发展的能力、以招商引资为重点的服务中心的能力、以业务技能为重点的实际工作能力等“三种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党员干部推动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本领。三是学习要求力求严格。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党员,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要求党委(党组)中心学习组集中学习时间不少于3天,党员领导干部学习时间不少于40学时,广大党员还要认真记学习笔记、撰写心得体会,在职党员干部学习笔记不少于1.5万字,离退休干部学习笔记不少于5000字,党员领导干部撰写2篇以上心得体会或理论文章,指导检查组对学习情况进行抽查、调阅、通报,督促开展学习,确保了学习培训的高质量。用实际工作的落实能力来检验学习实践活动的效果。
第四,突出舆论宣传,营造浓厚氛围。为确保宣传紧扣学习实践活动主题,营造浓厚氛围,全县制定了《宣传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宣传重点、工作要求和方法步骤。3月23日,县学习实践办公室专门组织召开了全县学习实践活动宣传工作协调会,对信息宣传工作做了详细的安排部署。同时,为了让学习实践活动要有氛围、有声势、有影响,县电视台、电台、县新闻中心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建立了媒体部门定期协调制度。新闻部门每半个月召开一次协调会,对宣传重点、主攻方向等工作进行协商沟通,使宣传重点更突出,特色更加鲜明,典型更具代表性。建立了定期通报制度。对各级媒体内外宣传刊发采用情况,一个月进行一次通报,对全县各单位上报县学习实践办公室信息采用情况每半个月进行一次通报,总结经验,找出差距,明确努力方向。在此基础上,县学习实践办公室深入学习实践活动单位进行调研,及时总结发现那些具有指导性、示范性的好经验、好做法,并把点上的经验推广到面上,发挥好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目前,全县收集学习实践活动信息148条,编发简报8期;县电视台、电台、《今日京山》开辟学习实践活动专栏,播出、刊发学习实践活动最新动态;中央级媒体2篇,省级媒体1篇,荆门日报刊发新闻稿8篇,市电视台、电台各播放新闻10条;市学习实践办公室采用信息3篇。同时,各部门各单位还通过层层召开动员会、挂条幅、刷标语、办专栏、致公开信、开通网站等形式大力宣传造势。据统计,全县各单位共主办宣传专栏103个,拉横幅76条,张贴宣传标语880余条,开通网络宣传网点73个。全方位多层次的舆论宣传为我县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