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注重实践特色,创新活动载体是搞好学习实践活动的关键环节。活动一开始,我局就紧紧围绕民政工作实际,着力在突出实践特色上下功夫,把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与推动民政发展上台阶、上水平相结合,与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实际问题相结合,大力开展了“民政为民、寒冬送暖”主题实践活动,从捐赠衣被、救助提标、冬春救济、走访慰问等方面,精心设计了针对困难群体、优抚群体和特殊群体的具体活动内容,力求达到党员干部受洗礼,民政对象得实惠、困难群众过好冬、科学发展见实效、改善民生上水平的活动宗旨。
6、注重边查边改,解决突出问题是搞好学习实践活动的根本目的。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我局始终把解决好影响和制约民政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以及群众反映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边查边改,切实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制定了整改措施,明确了整改责任,在边整边改过程中,充分考虑了问题的轻重缓急和难易程度,对于具备条件的,马上进行解决;对通过努力能够解决的,提出了明确的解决期限;对涉及多部门和单位的问题,积极探索了联动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
三、下步打算
总体看,我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市委的要求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深入调查研究、脚踏实地破解难题还不够;二是统筹推进的力度不够,对如何学习、实践、建章立制有机结合起来研究得不深。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不断深化、不断提高、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我们将以这次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按照整改落实方案要求,重点加强“五个体系”和建好“四个民政”,不断深化和巩固学习实践活动成果。
(一)不断健全完善“五个体系”
一是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提高贫困群体的生活保障水平。进一步整合现有的救助政策和救助资源,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的社会救助工作。探索建立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同步增长的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和城乡低保应急救助机制。城市低保要进一步巩固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农村低保要将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面纳入保障范围。提高农村五保集中供养比例和供养水平,争取到20xx年,五保集中供养率达到60%。进一步健全完善灾害救助管理体制,强化救灾资金管理,不断提高全市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整体水平。大力扶持和发展社会慈善事业,促进慈善社会组织发展。
二是完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进一步提高对特殊群体的服务保障质量。着力推动社会福利由补缺型向普惠型发展,构建以服务老年人、残疾人、孤儿为主的社会福利服务保障体系。利用“蓝天计划”项目,抓好儿童福利院、流浪未成年人保护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和完善社会孤儿的保障机制,适应人口结构老龄化趁势,积极建立以居家为主体、社区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引导、支持社会力量兴办老年服务设施和服务机构,加快发展老年服务产业,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做出新的贡献。
三是完善拥军优抚安置服务体系,切实维护好优抚安置对象的基本权益。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拥军优抚安置工作,确保优抚对象生活、住房、医疗“三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加强优抚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确保在全市上下普遍建立并完善优抚医疗保障政策措施,所有优抚对象按照类别顺利参保参合。积极探索适应新的形势发展要求的双拥创建的活动内容和形式,提高双拥工作社会化水平。建立和完善“经济补偿、扶持就业、重点安置”的退役士兵安置政策体系。完善军供保障机制,提升服务水平和保障能力,适应新时期军事斗争需要;加强军休安置工作,建立国家保障和社会化服务相结合的管理模式,确保军休安置人员的政治、生活等待遇得到落实。
四是完善城乡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建设体系,大力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实施社区建设重点工程,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建设。到20xx年,确保全市城市和农村样板示范社区达到80个以上。同时,逐步提高社区工作者的补助、福利待遇。加强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将居民互助、就业、治安等服务引进社区,加大社区服务规范力度。在抓好农村社区建设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开农村社区建设,强化农村社区管理和服务。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提高基层社会管理的民主化水平,使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政治权利真正得到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