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发挥互促互助精神,打造和谐教研团队。本学期,学校将在原有教科研评价方案的基础上,(1)优化先进教研组的评选方案,引导同组教师互相交流,共同发展;(2)加大以课堂教学为重点、以教研活动为载体的教学研究平台,增强教研工作能力;(3)加强薄弱学科建设和学科带头人培训,努力培养一批校、县、市级学科骨干;(4)充分发挥“教研沙龙”的优势,以老带新、以优带弱,促进不同层次教师的整体提高。
6.广泛开展团队活动,促进师生个性成长。(1)今年是我校全面实施师生“2+1达标工程”的开局之年,学校将不断优化活动方案,通过开展一系列相关活动,全面促进师生个性化健康发展,全面深化“个性+特长”的办学特色;(2)要努力创造各种条件,坚持举办学生“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等大型节日活动,积极开展学生艺术社团活动,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动手能力;(3)要着力推行学生全员参与的阳光体育活动、大课间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
(四)深化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效益
坚持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落实教学常规为突破口,以教研组有效教研为抓手,突出教学中心地位,优化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实现教学质量的可持续提升。
1、强化教学常规管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本年度,学校将切实加强对教学全过程的严格检查、监控。管理重点落实在备课、上课、作业和课堂讲授上。(1)严格备课管理。加强对个人的二次备课和教学反思的管理工作,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加强个人的修订,从而体现备课的实效性。(2)严肃课堂教学。加强校级领导“巡课”、行政“推门听课”、“学生评教”等制度。教学管理人员深入课堂一线,了解和掌握教师教学情况,及时发现课堂教学改革新进展或日常教学过程中的新问题,全面解决“教”和“学”之间存在的实际问题,保证学校教学活动有序、高效地开展。(3)严抓作业管理。对于作业的设计、批改,要求教师做到科学、客观、有效。要做到“四精四必”,“四精”即“精选、精讲、精练、精批”,“四必”即“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纠”。通过作业,精准把握每一位学生的动态学习情况,跟踪并制定针对性的分层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落实“培优补差”。任课教师要认真研究后进生形成的原因,摸准后进生知识和能力的缺陷,制定出扎实有效的措施,继续开展好师生、生生“1+1”帮扶制度。
2、做好教学质量检测,健全教师评价体系。(1)要健全教学质量评价方案,完善质量监控机制,优化质量监测导向;(2)继续实施好月考查制度,科学合理地安排过程性检测,及时掌握教师教学状态,落实课堂教学双向反馈监督机制。(3)全体教师要养成每次检测之后认真分析、总结经验、反思问题、研究对策的习惯,主动采取有效措施优化教学过程,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4)要不断完善《教师发展性评价方案》,全面、客观、人性的评价教师的个人业绩,真正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
(五)深化特色建设,优化办学特色。
近年来,我校在特色学校建设的进程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有效的尝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形成了“做人工程、乐享教学、注重美育、自主发展、多元评价”即“个性+完美”的办学特色。今后,我校要在总结、传承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研究和探索,深化学校特色建设。
1、深入开展特色活动,全力提升办学品位。要继续全面深入实施师生“2+1达标工程”、人文教育、现代化教育、传统礼仪教育等,继续优化学校办学特色,,实现跨越式发展。
2、探索学校发展方向,拟定办学特色规划。要通过组织全体教师大讨论、学校发展委员会研讨,理性思考学校的优势和突破口,明确学校办学特色建设的长远目标,努力将特色建设与学校发展的长远规划结合起来,拟定符合学校实际的发展规划。
3、加强特色课程开发,物化特色成果。要将学校特色与校本课程有机结合,培养特色教师、培植特色课程,让特色融入课堂,把特色项目化为对全校多数学生的素质要求;要将精心将学校形成的特色文化进行物化,彰显学校的特色品牌,从而发展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
(六)倡导师生共读,构建书香校园。
本学期,学校将以“形成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校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以读书活动为载体,组织和引导师生读书学习,努力为全体师生营造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师生的可持续性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