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发挥生产性服务业对产业优化升级的带动作用,优先发展现代金融、服务外包、现代物流、信息服务、商务中介等重点领域,促进现代制造业与服务业有机融合。全面落实服务外包业发展规划及各项优惠政策,扩大规模,培育品牌,加快建设大庆产业园和黑龙江软件园两个服务外包基地示范区。尽快制定创意产业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加快**平房动漫基地建设。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程,建设“诚信龙江”,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努力扩大信贷规模,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创新金融产品,大力开展银团贷款。加快发展地方金融业,支持城市商业银行通过重组实现跨区域经营,推动**银行择机上市,并引导农村金融机构多样化发展。加快金融开放步伐,积极稳妥有序地引进境内外金融机构。推进大件江海联运、牡丹江陆海联运和沿边对俄贸易物流带建设,尽快形成内外贸一体化的区域性物流基地。
大力发展旅游和会展业。运用新理念新机制,开发集生态、人文与休闲为一体的夏季避暑休闲和冬季冰雪旅游精品线路和高端产品。发掘区域特色文化,围绕主要景点景区开发红色旅游、生态旅游、产业旅游等产品,提高旅游集中度。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以24届大冬会为契机,推进亚布力国际滑雪度假区升级改造。加强东北区域旅游联动协作,加大境内外主要旅游客源地的促销力度。办好滑雪节、冰雪节、养生度假节等旅游节会赛事。继续深入开展“诚信旅游”建设活动,提高旅游业的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推动哈洽会、绿博会、木博会等重要会展在规模和档次上再上新台阶,争取承办更多的国内外大型会展,创建北方会展品牌,为全面振兴聚集人气。
努力扩大消费需求。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建立城镇企业职工和务工农民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发展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稳定居民的消费预期。制定和完善各类扩大消费政策措施,落实带薪休假制度,规范各类公益性服务设施的收费标准,促进居民增加服务性消费。大力发展适应城市中低收入人群的社区商业和服务业,推进“万村千乡”和“双百”市场工程建设。严格各类产品特别是食品和药品的卫生、质量、安全监管。加强市场物价监管工作,建立和完善重要商品的储备制度。
(四)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进一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改善开放环境,壮大开放型产业,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加快全方位开放步伐。在巩固和发展对俄经贸科技合作战略升级成果的基础上,加大力度,进一步向北美、欧盟、南美、非洲等国家和地区拓展。站在中俄两国战略合作的高度,完善协调机制,形成合力,规避风险,推进我省与俄罗斯开展更密切、更广泛、更高层次的合作。抓住实施《中俄地区合作规划》等机遇,积极推进同江黑龙江铁路大桥、前进至抚远地方铁路等对俄大通道项目,充分发挥对俄“一城、两园、十一个中心”平台功能,推进对俄科技合作项目和重大引智项目建设。尽快启动建设韩国产业园区,开拓韩国市场,扩大对韩贸易规模。加强与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在金融、服务外包、智力引进、高端制造与研发等方面的合作,加强与南美、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在能源、原材料和劳务输出等方面的合作,拓展开放领域、提高开放层次。
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拓宽贸易渠道,开发多元市场。优化进出口结构,扩大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和资源类商品的进口;依托我省产业优势,进一步扩大哈飞汽车、哈电站成套设备、it产品、光机电一体化等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规模。加快培育出口型产业,不断提高支柱产业的外向度;积极承接东部地区转移的出口加工产业,加快发展加工贸易,并向产业链高端发展。实施品牌战略,新增15家境外商标注册企业,新增50家国际标准认证企业。
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巩固和扩大同俄、蒙等国家的能源原材料投资合作,争取国家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引进战略合作伙伴,推动一批境外合作项目开工建设。鼓励优势企业走出去,实施跨国并购,承揽境外电站、道路、桥梁、房地产、农业开发、资源勘探等工程和项目,带动产业优化和劳务输出。
进一步提高招商引资质量。围绕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突出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重点项目,抓好产业招商、园区配套招商。深入研究招商对象的发展愿景和投资战略,聘请国际知名招商中介机构策划包装项目,提高招商的针对性。抓好已签约项目的跟踪落实,提高项目履约率和资金到位率。精心组织冬投会、哈洽会和国内外的大型招商活动,争取在引资规模和项目质量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深化龙港合作,发挥香港的平台作用,拓展招商引资的渠道。进一步加强南联合作,不断扩大利用内资规模。实际利用外资和省外资金分别增长22%和40%。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