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健全机制,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以构建职工权益表达机制、职工权益维护机制、工会维权协调机制为目标,努力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贯穿于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全过程。抓住劳动关系中的突出问题,通过与人大、政府部门联合执法监督,促进《劳动合同法》及江苏省“一办法六条例”的实施。督促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规范了用工行为。针对企业负责人、工会干部、职工三个不同层面,积极开展安全生产、职工劳动保护系列培训活动,三至四月份共举办培训班22场次,培训人数2000多人,开展职工安全知识电视培训达30000人次,安全事故得到有效控制。
(三)大力帮扶,完善职工生活保障。着力落实困难职工帮扶救助机制,通过整合资源,上下联动,行业联合,送政策、送技能、送岗位,全年技能培训1167人,职业介绍1036人。精心组织春节期间送温暖活动。继续在机关干部中开展“一日捐献爱心”活动,共募集“一日捐”47.8万元,企业家扶贫济困基金248.9万元,救助困难职工746户,临时救助26户。开展以“金秋助学”为主题的扶贫济困系列活动,建立了困难职工“爱心超市”和“爱心药店”,对全市85个特困职工每人发放爱心卡800元。同时,有关基层工会还分别建立了医疗互助基金制度等,捐助重症特困职工。通过多种形式的扶贫济困活动,推动了送温暖工程的正常化、制度化、社会化,维护了社会的安定和谐。
回顾今年以来工作,我们也清醒地看到,面对经济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职工队伍日益壮大。把职工最广泛地组织到工会中来的任务十分繁重,工会组建工作还很艰巨;随着社会利益关系的深刻调整,面对复杂、多发的劳动关系矛盾,工会维权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参与协调劳动关系和社会利益关系的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工会维权的针对性、有效性还需进一步增强;基层工会组织活力不足,作用发挥不够的问题仍然存在,镇工会干部“专职不专”、精力分散问题亟需解决。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切实予以改进。
20xx年工作打算
20xx年,全市工会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中国工会十五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树立和落实“以职工为本,主动依法科学维权”的工会维权观,大力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切实解决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动共建共享,加强工会组织建设,提高服务职工水平,大力实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团结动员广大职工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作出更大的贡献。
一、围绕推动科学发展的新要求,团结动员广大职工为**全面小康建设作出更大贡献。以创建“工人先锋号”为主要载体,深入开展“当好主力军、建功‘十一五’、和谐奔小康”和“我为节能减排作贡献”等活动。抓好重点行业和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劳动竞赛,引导职工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强能源资源节约等方面创造一流业绩,把实现市委市政府发展目标变成全市职工的自觉行动,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出积极贡献。要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注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的要求,在广大职工中深入开展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活动,争做“创新能手”、“创新示范岗”和“创新型班组”,促进企业发展重点、难点和关键点问题的解决,为建设创新型企业作出重要贡献。大力弘扬劳模精神,把职工群众的创造性劳动同劳动模范的先进性引领结合起来,进一步调动广大职工投身改革和建设的主人翁意识与创造活力,用工人阶级的先进思想和模范行为引领带动全社会。
二、围绕改善民生的新要求,保障职工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要积极推动落实党和政府改善民生的政策,协助政府办好惠民实事。要深化工资协商制度,促进企业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推动各类企业全面建立工资协商机制,全面落实“劳有所得”。推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保障困难职工基本生活,督促用人单位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健全困难职工帮扶救助机制建设,创建省模范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协助政府加大对困难职工家庭的就业、生活、医疗、住房和子女入学等方面的帮扶力度。做好“送温暖”、“金秋助学”、“重症助医”等工作。以实施《劳动合同法》为契机,推动企业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协助政府依法规范企业用工行为,稳定就业。培育再就业示范基地,搞好职业培训,开辟新的就业岗位,以创业带动就业再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