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学看123范文中心总结报告经验交流围绕创建“就业服务最佳社区”,整体提升劳动保障服务水平» 正文

围绕创建“就业服务最佳社区”,整体提升劳动保障服务水平

[10-15 15:43:03]   来源:http://www.xxk123.com  经验交流   阅读:8639

导读:保绿、保洁,发展“三托”,即托老、托幼、托病,推行“三项服务”,即家政服务、配送服务、保健服务,组织“三大管理”即物业管理、车辆管理、公共管理,今年以来全市共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2000多个。二是兴办社区就业实体。各街道、社区充分利用自己的区位优势,采取股份合作、承包租赁、能人领办等多种形式,仅今年以来就创办就业实体525个,服务网点1208个。池湖社区与林红物业管理公司联手,一次性安排下岗职工120人。三是建立再就业基地。武汉路社区利用市政府投资兴建集贸市场的契机,多方争取协调,将武汉路集贸市场成为社区再就业基地,将就业岗位无偿提供给大龄特困群体经营,并帮助减免各项税费。四是开展劳务输出。通过采取收集信息、推荐培训、组织上岗的办法,澄月社区等与外地市开展劳务合作,去年以来已帮助3000多名社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异地就业。2、深入开展社区职业介绍服务特色活动。职业介绍服务特色活动已成为我市“就业服务最佳社区”创建活动的主打牌,也是争创最佳的重要措施。一是举办社区就业活动周。集中一周的时间,全市各社区共同利用社区劳动保障平台,进行岗位开发、就业信息交流、组织居民赴劳务集市

围绕创建“就业服务最佳社区”,整体提升劳动保障服务水平,标签:经验交流材料,学习经验交流,http://www.xxk123.com

保绿、保洁,发展“三托”,即托老、托幼、托病,推行“三项服务”,即家政服务、配送服务、保健服务,组织“三大管理”即物业管理、车辆管理、公共管理,今年以来全市共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2000多个。二是兴办社区就业实体。各街道、社区充分利用自己的区位优势,采取股份合作、承包租赁、能人领办等多种形式,仅今年以来就创办就业实体525个,服务网点1208个。池湖社区与林红物业管理公司联手,一次性安排下岗职工120人。三是建立再就业基地。武汉路社区利用市政府投资兴建集贸市场的契机,多方争取协调,将武汉路集贸市场成为社区再就业基地,将就业岗位无偿提供给大龄特困群体经营,并帮助减免各项税费。四是开展劳务输出。通过采取收集信息、推荐培训、组织上岗的办法,澄月社区等与外地市开展劳务合作,去年以来已帮助3000多名社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异地就业。2、深入开展社区职业介绍服务特色活动。职业介绍服务特色活动已成为我市“就业服务最佳社区”创建活动的主打牌,也是争创最佳的重要措施。一是举办社区就业活动周。集中一周的时间,全市各社区共同利用社区劳动保障平台,进行岗位开发、就业信息交流、组织居民赴劳务集市等形式,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去年以来全市社区共举办“社区就业活动周”招聘会225场次,安置就业5160人。二是开展再就业援助活动月。大龄特困群体是就业工作的瓶颈,也是社区就业服务工作的难点所在,再就业援助因而成为最佳社区创建工作的重要一环。我们充分利用社区的区位优势,今年以来分别开展了社区再就业援助活动月和社区就业活动周,各社区统一行动,对大龄特困人员和双下岗失业人员家庭开展送岗位、送政策、送保障、送培训“四送”活动,并发动辖区企事业单位和个体私营业主,分片包干,“一对一”结对帮扶。今年,全市因此帮助困难群体就业3298人,帮助双下岗失业家庭实现至少一人再就业1993户。三是举行社区网上招聘会。为方便社区居民,提高就业服务效率,各社区充分利用劳动保障网络平台进行网上供求对接。社区首先通过黄石就业信息网提供的就业岗位与本社区登记求职人员到市劳动力参加用人单位的面试,这样的职介成功率达到83。3、量体裁衣,为社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培训推荐服务。一是利用网络平台向社区居民告知就业培训信息。各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充分发挥在培训工作中的组织协调、分类指导作用,加强与各级各类职业培训机构的联系,通过信息网络帮助有培训愿望的社区下岗失业人员做到“四个知晓”,即知晓各级职业培训机构开设培训项目的情况,知晓每个培训项目的开玫和课程设置情况,知晓培训项目的市场需求热度,知晓参加各项目培训的基本要求。二是为有培训愿望的居民量身定做培训计划。各社区工作人员利用自身专业知识,结合岗位收集情况和劳动力市场需求,针对每一名社区参培人员提供培训意见,制定培训计划,推荐到就业培训机构进行订单式、储备式和短期速成式培训。今年,我市社区推荐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0.8万人。4、大力落实再就业扶持政策。一是及时传递最新再就业政策信息。我市各社区利用信息网络、宣传栏等共向居民发布劳动保障政策法规。社区还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政策咨询,将21万册《再就业实用手册》发放到社区居民家中。二是分类指导,做好《再就业优惠证》的审核发放。我市发放的5万多本《再就业优惠证》的初审工作全部通过社区,社区对那些符合ban证条件的特困援助对象还主动上门收照片、帮助填写申请表、办理相关手续。三是为政策落实提供服务。社区劳动保障工作人员将领证人的详细信息录入社区网络,与工商、税务等部门共享,并从协调场地、办理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落实税费减免政策、招收员工等为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全程跟踪服务。目前全市社区推荐办理小额担保贷款的下岗失业人员690人,通过社区协调减免税费300余万元,申报公益性岗位补贴3200人。三、立足社区,积极推进失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管理是基层劳动保障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市“就业服务最佳社区”创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市社区从三个方面延伸社会化管理职能,从而实现了对劳动保障衔接服务的动态管理。一是通过社区提供失业保障服务。社区承担了失业保险待遇的初审、发放和失业人员的管理服务职能并全部纳入社区实行网络管理。失业人员有就业能力而连续两次不接受再就业培训、三次不接受推荐就业的,网络会自动提示取消其享受失业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格。此举不仅有效防止了隐性就业冒领失业保险现象,并且调动了失业人员和低保人员的就业积极性,去年以来我市因就业收入提高后停发低保的人员达7000人,其中实现再就业后主动申报取消的有2000人。二是通过社区提供保障服务。钟楼社区等14家社区的医疗服务站成为我市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全面开通了医疗保险计算机刷卡程序,参保人员在所有社区定点医疗机构看病免费挂号,诊疗费、药品在普通一级医院基础上降低10-15。目前,已建立家庭健康档案13万余份,为职工群众健康普查近5万人,辖区初步实现了“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三是通过社化提供退休人员的管理服务。我市社区基本建立了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数据库,将离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资格认定和档案及组织关系由原单位逐步移交到社区,由社区协助解决基本养老金统筹外企业发放部分的落实问题,使社区信息网络服务充分发挥了社会化保障功能。至目前,全市已有6.5万名离退休人员进入社区数据库享受社会化管理带来的便利。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只是我市整个劳动保障工作的一部分,但正是通过基层发力,使整个劳动保障工作有了明确的奋进目标,并且以点带面,整体提升了我市劳动保障服务水平。

上一页  [1] [2] 


Tag:经验交流经验交流材料,学习经验交流总结报告 - 经验交流

Copyright 学学看123 All Right Reserved.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