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学看123范文中心总结报告经验交流县生态文明塆落创建纪实» 正文

县生态文明塆落创建纪实

[10-15 15:41:44]   来源:http://www.xxk123.com  经验交流   阅读:8716

导读:致富手段不一样。特色产业,规模经营,种养加一条龙,成为“生态文明塆落”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到20xx年,全县板栗、甜柿、桑园、银杏等经济林总面积已达100余万亩,全县农村人平拥有1.8亩“摇钱树”。这些生态经济林每年为农民带来近3.5亿元经济收入。猪—沼—果,猪—沼—菜,猪—沼—鱼等成为农民增收致富好门路。全县农民塆前屋后的30余万亩“五小”生态园,每年为农民带来经济收入2亿多元。实践证明,“生态文明塆落”的创建是一条新时期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社会发展的好路子,符合全面建设小康农村的客观要求,代表了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代表了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前进方向。罗田县委、县政府决心把这件造福农民的好事、大事抓实、抓出成效。“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如今,“生态文明塆落”建设已成为罗田广大农民的执着追求和向往,全县广大乡村的“生态文明塆落”建设正如火如荼,方兴未艾,山乡儿女更加充满信心、意气风发、豪情满怀,迈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征程。(完)上一页 [1] [2] [3]

县生态文明塆落创建纪实,标签:经验交流材料,学习经验交流,http://www.xxk123.com
致富手段不一样。特色产业,规模经营,种养加一条龙,成为“生态文明塆落”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到20xx年,全县板栗、甜柿、桑园、银杏等经济林总面积已达100余万亩,全县农村人平拥有1.8亩“摇钱树”。这些生态经济林每年为农民带来近3.5亿元经济收入。猪—沼—果,猪—沼—菜,猪—沼—鱼等成为农民增收致富好门路。全县农民塆前屋后的30余万亩“五小”生态园,每年为农民带来经济收入2亿多元。
实践证明,“生态文明塆落”的创建是一条新时期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社会发展的好路子,符合全面建设小康农村的客观要求,代表了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代表了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前进方向。罗田县委、县政府决心把这件造福农民的好事、大事抓实、抓出成效。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如今,“生态文明塆落”建设已成为罗田广大农民的执着追求和向往,全县广大乡村的“生态文明塆落”建设正如火如荼,方兴未艾,山乡儿女更加充满信心、意气风发、豪情满怀,迈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征程。(完)

上一页  [1] [2] [3] 


Tag:经验交流经验交流材料,学习经验交流总结报告 - 经验交流
《县生态文明塆落创建纪实》相关文章

Copyright 学学看123 All Right Reserved.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