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学看123范文中心总结报告经验交流浅谈企业的营销道德问题» 正文

浅谈企业的营销道德问题

[10-15 15:41:44]   来源:http://www.xxk123.com  经验交流   阅读:8974

导读:信息不对称,导致企业营销道德缺失,是企业的根本原因。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使得消费者的许多潜在需求不是以自己为中心主动提出来的,消费者往往被动接受着信息,这从客观上加大了消费者搜寻产品、评价产品的信息成本,一般的消费者很难去理解或评判高科技产品的质量与www.xxk123.com(www.xxk123.com)信息。在拥有信息方面,消费者是弱势群体,而企业掌握着主动权且信息充分,使其可以利用这方面的优势从事损害消费者利益的活动。法制不健全,缺乏相应机制的约束,企业违法成本低。企业是理性的经济行为主体,在外部约束乏力的情况下,出于内在逐利动机,往往会利用机会主义行为来实现其经济目的。从近年不断出现的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中,可以看到食品安全立法已迫在眉睫。由于我国目前的法律尚不够完善,对没有营销道德的企业监督和处罚力度小,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客观上纵容了企业的不道德行为。当企业不讲诚信获得的收益大于成本,即违法成本过低,企业营销不道德的现象自然就难以避免。提高企业营销道德水平的措施市场营销活动存在的不道德问题,给社会、企业和消费者都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企业的营销道德问题也日益

浅谈企业的营销道德问题,标签:经验交流材料,学习经验交流,http://www.xxk123.com
  信息不对称,导致企业营销道德缺失,是企业的根本原因。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使得消费者的许多潜在需求不是以自己为中心主动提出来的,消费者往往被动接受着信息,这从客观上加大了消费者搜寻产品、评价产品的信息成本,一般的消费者很难去理解或评判高科技产品的质量与 www.xxk123.com (www.xxk123.com)信息。在拥有信息方面,消费者是弱势群体,而企业掌握着主动权且信息充分,使其可以利用这方面的优势从事损害消费者利益的活动。
  法制不健全,缺乏相应机制的约束,企业违法成本低。企业是理性的经济行为主体,在外部约束乏力的情况下,出于内在逐利动机,往往会利用机会主义行为来实现其经济目的。从近年不断出现的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中,可以看

到食品安全立法已迫在眉睫。由于我国目前的法律尚不够完善,对没有营销道德的企业监督和处罚力度小,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客观上纵容了企业的不道德行为。当企业不讲诚信获得的收益大于成本,即违法成本过低,企业营销不道德的现象自然就难以避免。
  提高企业营销道德水平的措施
  市场营销活动存在的不道德问题,给社会、企业和消费者都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企业的营销道德问题也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提高企业的营销道德水平,已成为我国经济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的当务之急。提高企业营销道德水平也是一项涉及到社会诸多层面的系统工程,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树立诚信营销观念
  在杜绝营销不道德行为的问题上,企业自律是根本。企业不仅是经济组织,还是社会组织,所以企业在不断追求自我生存发展的同时,也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这就要求企业在进行营销活动时,要把消费者的需求、企业的利益和整个社会的长远利益结合起来考虑。企业必须认识到,不道德行为所能带来的利益只是暂时的,只有自觉遵守道德规范,树立自己在消费者和社会公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才是企业发展的长远之计。诚信经营塑造的企业形象和品牌价值是企业最宝贵的无形资产,必将给企业带来长远的经济利益。企业树立诚信营销观念,就要视消费者为上帝,坚持顾客至上。只有以消费者的利益为中心,企业才能诚实守信,不做欺骗消费者的不法行为。诚信不仅是企业生存之本,更是企业营销之道。再好的营销策略失去了诚信,就不是成功的营销策略。诚信本身就是最好的营销策略。
  (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消费者通常在市场交易中处于弱势地位,由于对商品信息的掌握不充分而受到不道德营销行为的侵害。要防止市场营销中的不道德行为,使自己免受侵害,消费者必须提高自身素质,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积极与违法的不道德营销行为做斗争。作为消费者,一方面,在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和强大的广告宣传攻势,以及对产品的低价诱惑,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到理性购买,使不道德的企业及其商品在没有市场的情况下,被自然淘汰。另一方面,在自己的利益受到侵害时,要积极地诉诸法律,使不道德企业受到应有的惩罚。只有广大消费者都积极地行动起来,抵制市场营销中的不道德行为,营销不道德行为才能得以抑制。
  (三)加大监管执法力度
  道德是法律的前提基础,法律是道德的保证,两者相辅相成。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完善的法律体系对规范市场营销主体行为具有重要意义。法律法规不仅为治理企业的营销不道德行为提供依据,而且使企业有了参照的底线。近年来,我国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来规范和约束企业的营销活动,涉及到经济合同、商标、价格管理、广告、产品质量、不正当竞争、消费者权益等方面。但在法律上仍然存在一些空白或模糊之处,给不法企业钻漏洞、打擦边球提供了机会;违法成本偏低也鼓励了一些企业的不道德行为。政府监管部门如工商行政、物价、计量、技术监督部门必须加大执法力度,严厉处罚违法行为。只有当不讲诚信的企业为其行为付出沉重代价时,企业在营销中的不道德行为才能得以有效制止。
  参考文献:
  1.郝渊晓,葛晨霞.wto环境下我国企业的诚信营销.新疆财经,20xx(5)
  2.谢红霞.营销道德与诚信营销.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xx(10)
  3.阎俊,陶平.提升企业营销道德的系统化措施.当代财经,20xx(1)
  4.袁波.营销道德浅析.商场现代化,20xx(1)
  

上一页  [1] [2] 


Tag:经验交流经验交流材料,学习经验交流总结报告 - 经验交流

Copyright 学学看123 All Right Reserved.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