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五个基本”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全省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对基层党建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举措。县在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过程中,突出“五个基本”建设这个重点,不断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努力使基层党组织建设水平有一个新的明显提高。
基本组织是依托。基
层组织建设成效如何,就要看基本党组织是否健全,实现党的组织、党的工作、党的影响全覆盖。县针对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单位实际,把非公企业党组织扩建作为基层党组织覆盖面的重点。县共有非公经济企业600多家,其中已建立党组织123家,有参学党员586名。县委组织部向非公企业派驻党建工作指导员21名,城关镇、开发区向非公企业派出学习实践活动指导员38名,注重抓好非公企业党组织建设工作,做到党组织“应建尽建”。据初步统计,学习实践活动以来,县新组建39个非公企业党支部,共吸纳“口袋党员”223名。
基本队伍是主体。以“抓班子、强队伍、增素质”为目标,深化和拓展“双培双带”先锋工程、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党员议事制度、流动党员“双向带动”等建设;通过开展各级各类培训,加强对农村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政策法规学习、实用技术培训,使农村党员在提高思想认识的基础上,成为农村科技致富的带头人。先后3批选拔178名村书记,参加安徽农业大学成教学院函授大专学习,每年坚持把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请到党校,参加封闭式集中学习,今年,该县组织全县90名“双强型”村党组织书记及10名选聘大学生村官赴江阴市委党校进行现场观摩学习,收到很好的培训效果;切实加强对党员平时的跟踪教育和管理,对农村党员参加学习、联系农户、发展经济、结对率带等方面的情况,细化为百分制考核标准,按照自我测评、党员互评、支部核评、党委审评、公示结果五个环节,每半年组织一次全面考核。
基本活动是载体。在基层党组织中广泛开展“两建三提”主题实践活动,即建立健全党建第一责任制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城乡基层党建一体化新格局,提升党组织班子凝聚力、党员队伍整体素质和党组织覆盖面。在全县农村党员中广泛开展“万家先锋”活动,即通过党员普遍联系农户制度,自觉运用先进思想教育群众,实际行动帮带服务群众,树立党员良好形象影响群众,从而使民意得到充分体现,民声得到充分集中、民怨得到及时化解、民心得到有效凝聚,切实提高农村社会组织化程度和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科学化水平。
基本制度是根本。县委出台了《关于建立城乡基层党建一体化新格局的实施意见》,确定103家县直机关、事业单位与111个村、28个社区党组织开展结对共建活动,探索建立《村级党建工作规范流程》、机关党建、社区党建工作的互融、互通、互惠,促进资源的互动“双赢”;在基层党员干部中广泛开展“岗位创五星”、“先锋模范岗”、“万家先锋”与机关党员干部进社区等活动,建立健全教育、管理、服务党员长效机制,引导基层党员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
基本保障是前提。以有领导、有人员、有经费、有场所、有制度“五有”为主要目标健全基层党建工作保障体系,以目标责任为主要依据健全党建工作考核评价工作体系。坚持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的工作积极性,想方设法为农村支部书记干事创业、发挥作用提供舞台,通过表彰先进,增强党务工作荣誉感。以村级干部任期目标管理作为推动工作的抓手,健全考核机制,科学运用考核结果,把考核结果与村党支部书记的去留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完善村干部“三位一体”激励保障机制,今年,县财政拨付专项资金210万元,用于提高村在职干部与离退休干部补贴标准。
Tag:经验交流,经验交流材料,学习经验交流,总结报告 - 经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