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ww.xxk123.com (www.xxk123.com)四)勤检查。乡党委成立了督查组,切实加强监督检查。一是电话抽查。重点检查领导干部包村在岗在位情况。二是主要领导对包村情况检查。每月至少检查2次,检查情况及时反馈给乡党委。三是督查组进行不定期暗访检查。
二、发挥优势,多措并举,发展壮大乡村集体经济,为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基础
基层组织建设的最终落脚点是经济要发展
,而经济的发展又能进一步促进基层组织建设。集体经济是基层组织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基层组织有效发挥职能作用的前提和保障。近几年来,上阿图什乡始终坚持把发展壮大乡村集体经济作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中之重,作为增强农村基层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的一项基础工程,狠抓不放。注重体制创新和思路创新,积极进行探索实践,大力开展“告别空壳村,建设小康村”活动,立足和挖掘资源优势,盘活现有资产,在种、养殖业上下工夫,在农副产品加工和管理上下工夫,努力实现集体经营性收入。
(一)因地制宜选好路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调整产业结构,走农业产业化路子,引导农民大力调整产业结构。2000年乡党委提出了“优化种植业,大力发展园艺业,不断壮大畜牧业、推动二、三产业发展”的经济发展思路,有力地促进了全乡的经济发展。2000年全乡集体经济收入为39.5万元,财政收入为106万元;20xx年全乡集体经济收入为38万元,财政收入为108万元;20xx年全乡集体经济收入为54万元,财政收入为111.94万元。几年来,乡党委以彻底消灭“空壳村”为重点,狠抓村级集体经济建设,现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在2万元以上的已达到16个;收入在5万元以上、积累在8万元以上的村达到8个;收入在5万元以上、积累在10万元以上的村已达到5个。20xx年,在“自治区加快南疆农村经济发展工作会议”和“自治州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之后,乡党委又结合自身实际,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通过“赛牛会”的召开,有力地激发了农牧民发展养牛业的积极性。在市委四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上,乡党委确定了“强攻畜牧业,规模林果业,调优种植业,以小城镇建设为载体,加快二、三产业发展”的经济发展思路,提出了十五期间实现4万亩优质杏树进大田、万头奶牛工程、小城镇建设的目标。
(二)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1、发展现代畜牧业,“引”增收
按照牲畜品种优良化、畜群结构合理化、生产经营产业化、防疫体系网络化、产品营销市场化的要求,抓好牲畜品种改良、饲养管理、畜群结构调整和疫病防治等工作。以项目为带动,增强辐射、带动作用,引导广大群众借鉴成熟的生产管理、市场销路,迅速形成区域产业优势。上阿图什乡现拥有专业养殖户420户,专业养禽户66户,初步形成养殖小区3个。20xx年,在乡党委、政府的支持下,乡畜牧兽医站引进多种优良畜禽,建立了纯种繁育基地。
2、规模发展林果业,“带”增收
采用粮果间作、果草间作、果菜间作等形式扩大优质特色林果、园艺栽种面积。4万亩杏树进大田的目标已完成3.7万亩,杏树以栽种优质赛买提杏为主。同时,做好老果园的嫁接改良工作。在阿克买拉建成3000亩葡萄基地。目前,全乡示范基地已达20多个。
3、优化种植业,“助”增收
发挥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先导作用,积极引进优良农作物品种。20xx年计划种植小麦3.5万亩,实际完成4.01万亩,其中83—171优质小麦3.8万亩。20xx年,“三夏”复播引进承玉6号、SC—704等优良品种。
4、小城镇建设,“活”增收
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发挥特色、搞好试点规范”的要求,对全乡各站(所)、学校、住宅、公共设施、商业区等进行全面规划。今年,对乡机关大院经过绿化、打地平、新修大门,达到了绿化、美化、硬化的标准。有线电视已入户1507户,自来水入户2298户,乡村道路铺设柏油53公里。
5、劳务输出,“促”增收
通过成立劳务输出办公室,组织富余劳动力到北疆拾棉花、捡西红柿等,每年输出富余劳力3000多人次,年均实现劳务创收450多万元。
三、选贤任能抓好村级两委班子,造就一支坚强有力的干部队伍
村党支部是党的农村政策的执行者、农村工作的组织者、农民群众的领导者,只有将村级两委班子的执政能力增强,才能真正作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上阿图什乡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村级两委班子建设:
(一)抓住村级两委班子换届的有利时机,加强引导,使群众正确把握选人的“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