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学看123范文中心总结报告经验交流中学教育教学改革经验介绍» 正文

中学教育教学改革经验介绍

[10-15 15:41:44]   来源:http://www.xxk123.com  经验交流   阅读:8389

导读:自治县成立之初,正值《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决定》颁布实施的时期,各级党委政府提出了“要让教师成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要让校园变成乡村城镇最美丽的地方www.xxk123.com(www.xxk123.com)”,“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成了全县干部群众的共识,掀起了学校建设高潮。县委县政府根据**一中校园面积狭小,难以发展的状况,决定划拨土地资金,另辟校园,搬迁上街完小,把上街完小原校舍并入**一中,校园面积达19.6亩,并在1985年投资40万元,建设了内设20个教室建筑面积为2200平方米的教学大楼,为当时大理州境内规模最大,设施最全,外观最美的教学大楼。原则性强,办事认真的孔祥之校长(后调大理州工业学校教务处长)亲自设计,制作了彩色立体的“**一中发展规划模型”,从此学校建设步入了有规划有秩序的正轨。1991年,国家颁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一中遇上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在省、州教育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县政府下决心解决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1987年投资35万元建盖了总面积为1125平方米的24套教师宿舍;1991年投资5万元建成使用面积为100平方

中学教育教学改革经验介绍,标签:经验交流材料,学习经验交流,http://www.xxk123.com

自治县成立之初,正值《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决定》颁布实施的时期,各级党委政府提出了“要让教师成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要让校园变成乡村城镇最美丽的地方 www.xxk123.com (www.xxk123.com)”,“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成了全县干部群众的共识,掀起了学校建设高潮。县委县政府根据**一中校园面积狭小,难以发展的状况,决定划拨土地资金,另辟校园,搬迁上街完小,把上街完小原校舍并入**一中,校园面积达19.6亩,并在1985年投资40万元,建设了内设20个教室建筑面积为2200平方米的教学大楼,为当时大理州境内规模最大,设施最

全,外观最美的教学大楼。原则性强,办事认真的孔祥之校长(后调大理州工业学校教务处长)亲自设计,制作了彩色立体的“**一中发展规划模型”,从此学校建设步入了有规划有秩序的正轨。1991年,国家颁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一中遇上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在省、州教育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县政府下决心解决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1987年投资35万元建盖了总面积为1125平方米的24套教师宿舍;1991年投资5万元建成使用面积为100平方米的宽敞舒适的学生浴室;1992年建盖了投资17万元,面积为401.2平方米的办公室楼;1994年投资58万元,建盖了面积为1425平方米内设52间可供416人住宿的女生宿舍大楼;1995年投资72万元,建盖了面积为900平方米的实验室大楼;1997年投资9万元建成了24个蹲位的教学区水冲厕所;1998年投资76万元,建成了面积为1425米内设52间可供416人住宿的男生宿舍大楼;1999年投资47万元,建设面积为700平方米的学生食堂,同时投资27万元购买了老粮食局2亩房产,使校园扩大到21.6亩。集资110万元,建成16套教职工集资住宅楼;20xx年投资80万元,建成1446平方米的信息综合楼;1998年投资8.7万元安装调式成功56座多媒体语言室;1997年10月投资7万元在全州县一中率先上因特网,实现了共享全国名校强校教育信息资源。1999年采用教师入股集资的办法,筹资15万元购买33台微机建成了计算机教室。20xx年学校自筹投资34万元,建成200米跑道的运动场,实施了校园硬化亮化工程。20xx年学校补偿25万元政府划拨检察院旧址,使校园面积扩大到24.2亩。投资35万元购买周边农户房产,投资124万元面积为1725平方米的综合楼工程正在紧张施工。为了提高办学层次和质量,扩大办学规模,合理配置教育资源,20xx年县委、县政府决定**一中实行高初中部分设,将上街镇初级中学整建制并入**一中初中部,将高中部迁至上街镇初级中学,再征地15亩,规划投资1100万元建设高中部。现投资225万元的高中部教学大楼和校园建设工程正在施工,届时漾濞一中校园占地面积将达63.5亩。同时投资13万元植树种草,新增了“字、石、树、像”,让墙壁说话、让花木劝学、让石头砺志,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让校园处处体现育人功能。

20年弹指一挥间,**一中校园面积增加了1倍,累计投资10601万元,校园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治县成立之时,到处是建校以后建盖的低矮瓦房,光线阴暗,面积狭窄,零乱破旧。20年过去了,一幢幢现代建筑鳞次栉比,校园布局合理,草坪幽径,绿树掩映,草茂花繁,翠竹婆娑,鸟语花香。

三、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研究成果显著

如果说一个学校的基础设施是它存在空间、学校的各种机构组织是它的骨架、教职员工是它的肌体,那么教师则是一所学校的网络神经。教师强壮则学校兴盛,所谓“经师易得,人师难求”,一支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决定着一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优劣。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原因,八十年代初期,**一中教师队伍中大学本科只有11人,多数是专科生,还有不少的高中、中专学历的教师。九十年代中期大批老教师退休,教师队伍出现青黄不接的局面,省政府学校达标晋级评语说“有一支正在成长的朝气蓬勃的教师队伍”。1998年教育部颁布了《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对教师队伍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漾濞一中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千方百计提高教师队伍素质:1、加强教职工师德建设,制定了《**一中反对行业不正之风的规定》。2、由工会组织每年进行一次青年教师板书、钢笔、演讲比赛,以夯实基本功。3、由教研组安排30岁以下的教师每学期上一节公开课,以提高课堂教学能力。4、用“以老带新”方式,由老教师负责对青年教师的教学业务进行具体辅导。5、以报销学费的方式,鼓励教师参与函授、自学等形式的“专升本”学历培训。6、严格组织教师全员参加履职晋级培训。7、采用走出去的办法,选送优秀教师到师范大学、一流学校观摩学习,仅20xx年就选派了32个教师,先后到北京、南京、武汉、上海、昆明等地进修学习。8、采用“公开招聘、竞争上岗、择优录取”的办法吸纳优秀大学生到校任教。通过这些措施教师教育观念得到更新,素质教育实践能力和信息技术的能力得到提高,整体素质得到全面改善,全体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八十年代有闻名大理的名师**、**、**、**、**。近20年来,荣获国家奖励的教师1人;省级奖励的教师有12人,州级奖励的教师有8人,县级奖励的教师有21人。其中孔祥之在1983年评为国家级“优秀班主任”;**在1994年评为州级“巾帼建功”标兵,1997年评为“云南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老师分别于1991年、1993年、1995年1998年、20xx年、20xx年评为“云南省优秀教师”;金松于1997年评为“省级德育先进工作者”;赵志雄于1996年评为大理州“山区民族教育先进工作者”;张燚龄于1999年评为“大理州优秀青年教师”。一大批中青年教师茁壮成长,出现了一批出类拔萃的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其中有“国家级中学语文骨干教师”罗建学(现已调教育局工作);“省级中学数学骨干教师”陈岱(现已调大理州民族中学工作)。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经验交流经验交流材料,学习经验交流总结报告 - 经验交流
《中学教育教学改革经验介绍》相关文章

Copyright 学学看123 All Right Reserved.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