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学看123范文中心总结报告经验交流预防脱管学生犯罪的分析和对策» 正文

预防脱管学生犯罪的分析和对策

[10-15 15:41:44]   来源:http://www.xxk123.com  经验交流   阅读:8898

导读:二、学校方面,学校是家庭以外最主要的社会化主体。如果说家庭里的社会化是一种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形式,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实现的,那么学校中的社会化则强调专门的学习,带有半强制性。学校教育对人的社会化具有更强的指导作用。一般来说,未成年人主要是在家庭和学校的双重监护下成长的,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配合和协调下,孩子能获得一个相对健康的成长环境。但是,由于脱管学生的父母外出打工,学校无法及时联系到家长进而无法和他们一起对留守子女进行教育和监管。加之留守家庭的孩子大多由祖(外)父母抚养,而老人由于文化程度和教育方法的局限性,往往只照顾到孩子生活起居,而忽视了更重要的对心理世界的培育,使得家庭教育的覆盖面不到位,和学校教育也无法协调。同时现在农村教育的教材内容以城市教育为参照,严重脱离农村的实际,很多孩子初中毕业后没有生活、创业的能力。农村教学方式从以前的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但有些教师却误解了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放松了对学生的要求,导致学校并没有真正起到对孩子的管教和指导作用。加之农村学校师资力量薄弱、普遍缺乏基本的寄宿条件、办学条件难以改善,无法对脱管学生进行统一管理

预防脱管学生犯罪的分析和对策,标签:经验交流材料,学习经验交流,http://www.xxk123.com
  二、学校方面,学校是家庭以外最主要的社会化主体。如果说家庭里的社会化是一种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形式,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实现的,那么学校中的社会化则强调专门的学

习,带有半强制性。学校教育对人的社会化具有更强的指导作用。一般来说,未成年人主要是在家庭和学校的双重监护下成长的,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配合和协调下,孩子能获得一个相对健康的成长环境。但是,由于脱管学生的父母外出打工,学校无法及时联系到家长进而无法和他们一起对留守子女进行教育和监管。加之留守家庭的孩子大多由祖(外)父母抚养,而老人由于文化程度和教育方法的局限性,往往只照顾到孩子生活起居,而忽视了更重要的对心理世界的培育,使得家庭教育的覆盖面不到位,和学校教育也无法协调。同时现在农村教育的教材内容以城市教育为参照,严重脱离农村的实际,很多孩子初中毕业后没有生活、创业的能力。农村教学方式从以前的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但有些教师却误解了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放松了对学生的要求,导致学校并没有真正起到对孩子的管教和指导作用。加之农村学校师资力量薄弱、普遍缺乏基本的寄宿条件、办学条件难以改善,无法对脱管学生进行统一管理,从而导致脱管学生社会化的不足。
  三、同辈群体方面,同辈群体指的是有大致相当的社会地位,并且通常年龄相仿的一群人。农村脱管学生父母外出打工使他们更多地受同辈群体的影响。由于同辈群体帮助青少年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平等位置,因此它对青少年有特别的影响。与此相对照,在家庭中,年轻人的地位总是从属的。生活在留守家庭的子女在经济上一般比较充裕,脱管学生有了钱后加之缺乏必要的教育和监督,一旦被具有越轨行为的同龄青少年所吸引,极容易走上越轨和犯罪道路。周围的违法青少年对这些青少年中的“大户”一般不会轻易放过,总是要千方百计勾引他们上钩,以便从他们身上榨取更多的油水,满足日常的消费需要。此外,脱管学生同辈群体中不乏有辍学打工之人,这些人从外地回来时穿着漂亮的衣服,买很多东西,出手也大方得多,这些都让村子里的其他人尤其是孩子们非常羡慕。年龄稍微大一点的孩子就不想上学了,想跟别人出去打工。父母亲在外地打工的孩子更是迫不及待地要出去,从而会对脱管学生在校接受教育产生不良影响,有可能导致在校脱管学生辍学,义务教育的不足又会导致留守子女文化水平的低下,不利于脱管学生的健康成长。
  四、传媒方面,在社会转型期,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念呈现出多元性和不确定性,导致脱管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社会权威形象的丧失。一般来说,这种社会权威形象是由家庭、学校和社会大众传媒所共同创造的。而一旦家庭、学校和大众传媒对孩子进行规范要求和价值观念指导出现了分歧、对立甚至冲突,则它们所共同创造的这种社会权威形象便受到损害,它对孩子心理的影响和行为的约束力便随之降低。学校周围网吧林立,这些脱管学生在权威形象丧失的情况下极易转向网络、电视等传媒,试图从网络、电视等传媒中寻找到精神安慰。同时网络、电视等传媒中一些不健康的信息和图片泛滥,严重影响了脱管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农村外出打工队伍的不断壮大,脱管学生的队伍也随着不断增加。脱管学生人群成了未成年人中的一个亟待关心、帮助的弱势群体,他们的教育问题不可忽视,针对脱管学生存在的问题,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1、要广泛宣传,争取全社会都来关心他们的健康成长。大力开展学校及其周边治安秩序整治,认真抓好“扫黄打非”工作,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建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在加强法制副校长工作的同时,为学校配备治安副校长,及时解决学校内发生的治安问题,协助学校抓好脱管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尤其是抓好有不良行为脱管学生的教育工作,使脱管学生得到有效的监护。
  2、加强联系,增进情感交流。学校应当建立脱管学生的档案,及时了解脱管学生的基本情况,学校应加强与脱管学生家长的联系,可以开展多种形式让出门在外的父母能与脱管学生经常联系沟通。另外学校要通过家访等形式与脱管学生的代管人联系,为照顾他们的祖辈传授科学的教育和监护知识。同时,外出打工的家长也应主动加强与子女的联系,增进与孩子的感情交流,共同关注脱管学生的成长.
  3、学校要重视培养这类学生健全完美的人格。要加强对“留守少年”的思想品德、心理和生理、文明礼貌及法律知识等方面的教育,要积极探索解决教育中的真空问题。此外,还要加强家校联系,多渠道、多途径让脱管学生的家长了解子女在校的各方面表现,防止道德滑坡,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4、发挥乡镇综治办、公安派出所、司法所、妇联、共青团、学校的作用,齐抓共管,建立帮扶机制和监护体系,实施“五个一工程”即:学校将掌握的有不良行为的脱管学生情况及时向乡镇综治办反映,由乡镇综治办根据脱管学生不良行为的实际情况,与监护人、学校、派出所等签订一帮一的协议书,协调公安派出所、司法所、妇联、共青团根据各部门的职责实行一帮一专职帮教责任制,每月定期回访一次,确定每月固定一天为回访接待日,针对案件诱发因素向有关单位及学生家长送一份预防违法犯罪建议书,每半年对重点脱管学生进行一次集中法制学习。
  5、村委会、居委会要充分发挥联系、监督作用,要督促脱管学生家长对子女的监管,督促家长在外出打工前妥善安排好子女的监管问题,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与学生家长及学校联系,采取措施,使脱管学生健康成长。

上一页  [1] [2] 


Tag:经验交流经验交流材料,学习经验交流总结报告 - 经验交流
《预防脱管学生犯罪的分析和对策》相关文章

Copyright 学学看123 All Right Reserved.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