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加强维权能力建设,提高依法维权能力。依法治国是现代国家的一个重要特征,建设社会 www.xxk123.com (www.xxk123.com)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重要的发展战略之一。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问题上,长期习惯于用单一的行政性思维形式,这不符合社会主义法治原则。《工会法》以法律的形式保障了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法律地位,规定工会有权代表职工跟资方谈判、解决劳资纠纷和职工困难等。工会的合法性极大地增强了职工维权的力量,职工加入工会,职工才能以组织的
形式维权和以合法的手段保护自己的权利。提高依法维权能力,各级工会既要学会运用现存法律体系去维权,也要根据各自实际发挥源头参与作用;基层工会要利用法律法规,通过源头参与企业规章制度的制定、修改,以维护职工的切身利益,使维权活动走向法制化、理性化。充分掌握和正确运用法律武器展开维权活动,是工会加强维权能力建设的一个重点。同时,在当前的情况下,工会更多地提倡在法律的指导下,通过对话、协商、沟通,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使问题得以解决。
三、加强维权能力建设,探索工会维权社会化新路子。
1、主动整合社会资源,实现维权力量社会化。面对职工合法权益遭受侵害的事件屡禁不止的问题,工会通过借助社会力量来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也是一种必然。一是主动汇报,求得党政支持。工会要深入基层,深入职工,摸清职工的所思、所想、所盼,及时反映职工的要求和呼声,为党政解决职工群众所面临的问题提供决策依据,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二是重视源头参与,积极发挥作用。重视借助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参政议政作用,通过提交议案、提案的方式,解决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三是争取新闻媒体对职工维权工作的支持与配合,建立起提前介入——参与维权——事后监督的“直通车”,为维权工作提供良好的社会与论氛围。
2、加强社会各方联合,实现维权手段社会化。工会要有效地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就必须谋求新的维权手段。把工会法律援助融入社会法律援助体系,主动参与职工权益纠纷的调解工作,提高对劳动争论调解的速度和效力,保证工会维权工作的顺利开展;争取法院支持,建立“快立、快审、快执”的“三快机制”,使职工维权案件得到及时处理;主动与律师事务所联合,共同办理复杂、重大案件,保证维权质量。
四加强维权能力建设,研究工会维权的对策。
1、树立维权与发展同步的思想。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职工的权益保障才有物质基础。因此,工会干部必须树立维权与发展同步的思想,把促进企业改革、发展作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主题,坚持在促进企业发展中开展工会工作,在企业发展中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2、提高工会干部的整体素质。目前工会维权工作不尽人意,同工会的素质有直接的关系,为此,工会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提高工会干部的整体素质。
3、创新维权的工作方法。一是找准切入点。既要维护国家、企业的总体利益,又要维护职工的长远利益和具体利益,要敢于维权、善于维权,多方位,全过程地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二是扩大宣传面,要取得党组织的支持,要善于借助各种媒体、渠道和载体,营造重视和支持维权工作的社会氛围,共同谴责侵权行为。三是履行监督权,通过加强监督促进党和国家的有关政策法规落到实处。四是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培养造就高素质的劳动者,使他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充分发扬主力军作用,站在时代发展的前列,担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
加强维权能力建设,着力推进权益落实
工会加强维权能力建设既是理论问题,也是实践问题。当前,随着我国的社会经济成份、组织方式、利益分配、就业方式的日益多样化,劳动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化,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要求和任务越来越艰巨。科学维权,要求工会认识、遵循和把握客观规律,用符合客观规律的理念和行为,切实履行职工利益代表者和维护者的神圣职责,着重应落实以下几项权益:
第一,坚持发展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维护职工的政治权益。就是要保证职工群众的主人翁地位,尊重职工群众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建立健全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大力推进厂务公开,保障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保证广大职工了解和参与企事业单位事务管理,了解和参与企事业单位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实现职工群众对企事业单位工作和领导干部的有效监督。不同经济成份、组织方式的企事业单位,要根据各自特点和实际,进一步健全职代会制度,提高职代会质量,落实职代会职权;进一步健全完善厂务公开制度,推进厂务公开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努力做到全公开、真公开、常公开。
Tag:经验交流,经验交流材料,学习经验交流,总结报告 - 经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