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让从事设计工作的员工不必像过去一样任何事情都需要自己做,而是快速地利用过去的设计经验,不仅使每个太空飞行器节省了760~2500万美元,而且缩短了产品上市的时间。
(三)缺少专人负责
企业很难找到一名合格的知识主管,因为通常熟悉企业整体情况的人,如人力资源部门或高级主管,却不懂知识管理与信息工具;而懂知识管理软硬件的信息人员,又对企业内部现状知之甚少,所以具备统筹规划能力、系统思考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以及学习创新能力等复合型管理人才在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内部较为欠缺。然而,设立一个专门的管理职位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西方这一职位被称为cko,是企业内知识管理的最高负责人。由知识主管领导的专门知识管理小组,负责将企业的知识变成企业的效益,他必须了解企业的环境和企业本身的竞争优势,能够创造一个促进学习、积累和信息共享的环境,完成知识的搜集、整理、编辑、更新等一系列知识管理的具体活动,监督保证知识库内容的质量、深度、风格,指导员工相互间的交流与探讨。因此,找到一名合格的知识主管既是困难的又是必要的。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国企业真正实施知识管理的还在少数。中国惠普有限公司、长天公司、三星数据系统(北京)有限公司(三星sds),是国内知识管理领域的先行者。以三星sds为例,其知识管理是在该公司总部ceo的个人决策下开始的。1999~2000年间,共选定了450名知识主管,综合了业务程序和知识管理程序,并为此专门设立了人员和部门。到20xx年为止,三星sds知识库中积累了10万多条知识资料和20多万件知识资源。多年来,三星sds的这种由上而下的知识管理推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不但于20xx年获得了首届亚洲make(最受钦佩的知识型企业)奖,而且截至20xx年,该公司通过实施知识管理节省了1.6亿元人民币。
知识管理本身就是一个新课题,可以肯定,将来会有更多的企业通过引入知识管理,提高企业的绩效。只要充分认识到每一项知识管理问题在业务上可能造成的实际后果,不断的探索与完善,并运用新的知识管理策略去解决,必将提升企业的综合管理效率和市场竞争力,为企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对策
知识管理必须生长在适合其环境里,在一个对知识管理不利的文化、领导、组织结构及技术下,企业可能不仅花巨资,甚至还会挫伤今后发展知识管理的积极性。针对以上所提出的困难,笔者认为以下几种解决方法是必须采用的。
(一)形成一个知识导向的企业文化
知识共享的实现需要企业文化的引导。文化如同空气,无形无色却无处不在,它是知识管理中最重要、最根本、影响层面最广,但却最难培养的因素。凡是世界上著名的成功企业,他们的共同特征就是拥有优秀的企业文化。笔者认为,企业必须要建立愿意分享知识的文化氛围,塑造有利于知识创新的企业文化。
在世界级新经济企业里,成功塑造企业文化的例子不胜枚举。在创建乐意分享的企业文化方面,摩托罗拉公司则更为突出。摩托罗拉鼓励在跨部门间推行各种提案活动,并辅以实质奖赏来鼓励员工。主管会主动让员工了解知识投资不会像实际资本一样贬值,知识投资同样可以增加产能、创意及投资报酬率,并营造一个鼓励员工分享知识的环境。成功的知识管理需透过企业文化的改造,改变员工的思维模式并培养知识分享的文化,每个管理阶层对活动都给予高度支持,并鼓励系统化的创新,使创新成为个人的优先目标,藉以改变员工的心态与行为。而取得巨大成功的海尔公司,其企业文化的核心就是创新,该公司在从家庭式小企业发展成世界级公司的发展过程中,无处不充满创新,产品开发平均每个工作日开发一个新产品,每天申报二项专利,管理模式上更是不断创新,兼并、收购、上市、向海外扩张等,不断有新思路、新举措,使得海尔公司长盛不衰。文秘公文网版权所有
总之,知识管理最大的挑战在于如何鼓励员工分享知识,知识分享不是一个可以自行发展的过程,企业必须以新经济时代要求来塑造新的企业文化才能保持充满活力,健康向上。
(二)激励机制
笔者认为,企业要想实现知识共享,必须建立一种类似于市场经济的合约机制。一个员工愿意把他的知识与人分享,他一定要有回报,这种利益驱动并不是负面的,如果企业只让员工贡献,没有人愿意这样做,市场经济很重要的就是在利益驱动下实现这种平等的交换。
如何激励对知识管理贡献大的人或部门,不同的企业应该根据自己的特色设计出相应的一套办法。笔者认为:设计激励制度时,可以把外在、内在甚至是负面的激励因素结合起来。即不仅仅着重于调整薪资、职位以及提供工作保障等方面,还应该注重如何激励员工内在的荣誉感、成就感以及被同事肯定等方面,同时对知识管理不力的人将不给予晋升职务。在这方面,德国西门子公司尤为突出,该公司通过一个质量保证和奖励计划(theicnsharenetqualityauranceandsystem)来激励员工共享有价值的知识。员工可以通过知识共享活动获得“知识股票sharenet”,当“股票”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可以获得公司的特别奖励(设备、资助等)。同时,公司也注重加强员工责任心以及不予提拔那些不共享知识的人,获得了很好的成果。
Tag:经验交流,经验交流材料,学习经验交流,总结报告 - 经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