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向:积累一定量的名言名句(包括初高中阶段所学过的),理解 www.xxk123.com (www.xxk123.com)它们的意义,并能在生活中和写作中灵活运用(会说、会写、会解释、会运用)。
9.文学鉴赏部分:两个小题(第14、15题。现代文阅读中也有文学鉴赏的考查,此处不作分析),4分。第14题2分,考查了对一首唐诗中重点词语的理解,难度系数为0.92,偏易。第15题2分,考查了对诗句的赏析,难度系数为0.78,也不难。这部分的考查特点仍
以正确理解和恰当赏析为主。
导向:①中学阶段,古诗文的阅读应扩大范围,增加阅读量,丰富文学知识,加强文学和文化修养。②通过阅读、背诵、分析,仔细揣摩、体会,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10.文言文阅读部分:七个小题(第16至22题),共20分。其中文言实词两个题:第16题2分,考查“靖、曳、觐、职”在句中的意思,难度系数为0.47,略难;第18题3分,考查“故事、全首领、有司、春秋”在文中的意思,难度系数为0.69。文言虚词一个题,第17题3分,考查“以”在句中的意义和用法,难度系数为0.54。句子翻译两个题:第19题和第20题,各3分,都是两个短句的翻译选择,难度分别为0.95、0.41,差别比较大。分析句间语义关系一个题,第21题3分,考查四个句子分句之间的关系,是新的考查点,学生比较陌生,难度系数为0.39。内容分析一个题,第22题3分,错项比较明显,难度系数为0.70。这一部分的考查特点,一是选材在课外,知识能力要求在课内;二是实词的掌握特别重要,既单独设题,又在翻译、内容分析等题中起重要作用。
导向:①扎实有效的学好教材中的文言文,熟读成诵,培养语感。②积累一定量的文言实词和常见的文言虚词,掌握特殊句式的用法,提高理解、分析和概括能力。③能够用现代汉语准确解释和翻译文言语句。④选取部分难度适中、可读性比较强的课外文言短文反复阅读,提高自读能力。
11.科技说明文阅读部分:四个小题(第23至26题),共10分。第23题2分,考查根据文意对概念的理解,难度系数为0.82;第24题2分,考查对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难度系数为0.76;第25题3分,考查对文章内容要点的分析,难度系数为0.70;第26题3分,考查信息的辨别和筛选,难度系数为0.51。这一部分的考查特点,一是命题比较稳定,重在考查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二是选材难度一般比较大,科学术语比较多,距离中学生的知识基础比较远。
导向:借助教材中的有关说明文和课外选文进行必要的阅读训练,培养借助上下文内容理解重点概念、词语、句子的能力和分析内容要点、结构层次、思想观点的能力。同时也要注意培养速读、精读、研读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12.社科类文章阅读部分:四个小题(第27至30题),共20分。阅读材料为一篇抒情散文《报秋》,与往年相比,降低了阅读难度。第27题5分,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平均得分2.5,难度系数为0.50。第28题4分,考查对文章表达形式和作用的分析,平均得分3.2,难度系数为0.80。第29题8分,两个小题都是考查语言的表现形式和作用,具体说是考查反复使用“便”字和“领取”的好处。该题出得巧,有深度,体现了阅读考查的重和难点;该题平均得分2.4,难度系数为0.30,由此也可以看出学生在这方面的缺陷。第30题3分,为多项选择题,主要考查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包括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平均得分1.60,难度系数为0.55。这一部分的考查特点,一是选文难度等于或略高于高中课文难度,便于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二是命题形式以主观题为主,并且常常限定答题的字数,便于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三是经常围绕语言的内涵、结构的层次、表达的形式和技巧设题。
导向:①现代社科类文章的阅读要通过语言分析,体会关键词语、句子的含义和特点,培养感受语言的能力。②课内阅读是例子,要强调语言感知,突出方法指导,探索阅读规律。③课外阅读是学生获得并提高阅读能力的必要途径,一要扩大阅读范围,二是精选层次较高的阅读材料,三要对部分阅读材料从字词到语句、从内容到形式进行精要的评点、分析、鉴赏和评价。④通过讨论、答问、填写等形式加强学生语言表述能力的训练,养成言之有据、善抓要点、简明扼要的语言习惯。
13.小作文部分:第34题,20分。题目是补写《妈妈只洗了一只鞋》,提供了作文的开头和结尾,要求补写200字左右,并与上下文衔接。这道题既有较强的限制性(指开头和结尾),又给学生提供了想象的空间,考查的是记叙和描写能力,但又没有具体限制,所以命题形式比较好。抽样结果,平均得分14.72分,难度系数为0.74。评分标准强调了内容(立意和情节)和表达(衔接和语言)。多数学生能看出妈妈“只洗一只鞋”是有意为之,目的是启发教育小乐,所以补写内容把握得好,有的设计还很巧妙。也有的把“只洗一只鞋”看成偶然事件,错解了命题者的意图。小作文考查的特点,一是以单项能力考查为主,二是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实用性比较强。
Tag:教育教学,教育教学论文,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总结报告 -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