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单位定期召开标准成本差异分析会,组织段管理人员、资产管理员、材料员、标准成本考核员、技术室专业人员、生产班组长和一线员工等参与分析,分析主要是结合当月的生产经营情况和成本支出,以及与以前月度的成本进行对比分析并查找原因。本着标准成本管理的专业化思路,在标准成本差异分析中,要求强调全员参与的原则,要分析考核指标的执行情况,寻找执行过程中存在的管理问题,既体现了专业分析与群众分析相结合的做法,充分调动了职工参与差异分析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集中了智慧,发掘了降低成本的潜能,逐步形成了“有利差异”的经验做法,提出解决“不利差异”的办法、措施,消除了“不利差异”对执行标准成本的影响。
为了使成本控制管理更具有激励性,铁运处把标准成本控制作为评价单位或个人业绩的尺度,成为督促单位和员工去努力争取的目标,形成了科学经营的长效机制。同时,他们以深化内部市场化运作为依托,增强节约意识,深入开展建设节约型企业活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开展节支降耗,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对全处各类资源的消耗,在年初制定的各类考核标准基础上,重新测算节约标准,落实了责任部门和责任领导,建立了考核监督机制,有效的控制了各项成本的支出,逐步实现了全员、全过程的成本控制。
第三节作用突出,成效显著
通过标准成本控制管理在铁运处的进一步推广和实施,有效地控制了成本支出,为评价管理人员工作的优劣提供了直接依据,同时以标准成本为基础,为领导对运输成本和效益的分析和评估提供了决策信息。通过几个月的试行推广,全处上下努力做到事事讲节约,人人有指标,处处有考核,有效起到了成本管理的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的管理效能,实现了全员、全过程成本控制,避免了在生产运输环节中各种费用要素的无谓浪费,进一步优化了资源配置。
通过三个季度的市场化运作以及标准成本控制管理的成功运用,1-8月份,累计完成考核运量568.7万吨,同比增长7.9万吨(20xx年同期完成考核运量560.8万吨),实际综合能耗3389.26万元,单位能耗1067.5元/吨·公里,按可比口径计算,综合能耗下降381万元,单位能耗降低120元/吨·公里,相当于增加了63.93万吨煤炭运量。
1-8月份累计实现利润2061.50万元,同比增长920.70万元;职工年人均收入为19240.5元,同比增加2449.7元,增幅14.59,相当于人均一年增加了1个多月工资收入;企业效益明显提高,职工收入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成本费用支出得到有效控制。
第四节总结经验乘势前进
实施标准成本管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成本管理工作的新途径,能够与企业内部市场化管理有机融合在一起,有力促进、提升了内部市场化管理水平。通过几个月的试行推广,全处上下事事讲节约,人人有指标,处处有考核,有效发挥了成本管理的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的管理效能,实现了全员、全过程成本控制,避免了在生产运输环节中各种费用要素的无谓浪费。
标准成本控制管理融成本标准、控制、核算、考核、分析于一体,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日益显现出优越性,已成为行之有效的成本控制方法。在下步工作中,铁运处将在逐步完善标准成本控制管理的基础上,在全处范围内全面实行纵到底、横到边的标准成本控制管理,特别是富龙、富润公司、祥龙公司、铁马公司、物业后勤都要根据各自不同的业务特点,按照标准成本控制管理体系,分别制定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直接水电、制造费用单位标准成本。以标准成本为依据,建立标准成本预警机制,对出现重大异常变化,及时做出预警,制定整改措施,努力降低成本,将各成本项目的标准作为成本控制的“警戒线”,对月度标准成本执行过程中超过“警戒线”的实际成本,及时跟踪分析,采取相应措施,纠正人为因素造成的差异,使各项成本支出控制在“警戒线”以下,从源头上控制各类可控费用的支出,降低成本,增加人工收入和企业效益。
目前,铁运处已初步建立起标准成本管理运作的框架,各级市场间的结算已逐步理顺,员工的节约意识、成本意识显著增强,自主化管理凸显成效。但是,标准成本管理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长期工程,任重而道远,铁运处内部各单位将进一步深化标准成本管理,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保证规范运作,逐步形成适合铁路运输特点,具有铁运特色的标准成本管理模式,为促进企业经济运行质量的不断提高提供保证,为实施大集团战略做出积极的探索和更大的贡献。
《推行标准成本管理专题片解说词》来源于文秘公文网网,欢迎阅读推行标准成本管理专题片解说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