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是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
一棵大树,只有深深扎根于泥土,才能枝繁叶茂
这是一句温馨的承诺———
在桥东区、桥西区,一项以接到居民求助信息后,社区工作人员十分钟内赶到现场帮助解决的承诺,受到广大社区居民群众的热烈欢迎。社区“十分钟服务圈”活动,拉近了党组织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距离,树立起党员干部在人民群众中的新形象。
一个党员一面旗帜,一个支部一个堡垒。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始终是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党员走到哪里,党组织的工作就延伸到哪里。近年来,我市基层党组织不断创新基层党建工作的新机制新方法,进一步扩大了党的阶级基础和党的群众基础,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在农村,一场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的“四大工程”正如火如荼开展———
实施“强基工程”,我市加大发展党员力度,优化党员结构,今年第一季度,2.8万农村群众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7654人被党组织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2165人加入了党组织;新发展党员中,35岁以下、高中文化程度以上的均达到了80%以上,农村种养加销致富能手和外出务工优秀人员占到95%以上,农村党员文化水平低、致富能力低、领富能力低,年龄偏高的“三低一高”问题得到了明显改善。全市集中开展了村级“两室”建设达标升级和消灭无村级活动场所活动,市、县、乡、村四级联动,多方筹措资金,加大扶持力度,目前,全市达标“两室”已有1671个,占40%以上。
实施“堡垒工程”,我市加大在“产业链”、“外出务工经商人群”中建立党组织工作力度,实现以强村带弱村或合并弱村、大村带小村或合并小村联合建立党组织,继续开展农村后进党组织集中治理整顿。同时,我市注重将“双强型”党员干部选进两委班子,积极推行村党组织书记与村委会主任“一人兼”和村“两委”干部交叉任职,目前,全市“一人兼”比例由48%上升到83.1%,交叉任职比例由换届前的62%上升到83%。
实施“素质工程”,我市积极推进全市16个农村党员干部培训基地上档升级,仅上半年全市就新增投入65万元;丰富远程教育培训内容,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目前,全市举办良种、施肥、节水灌溉等与春耕备耕内容相关的培训班近2000个,培训农村党员群众近20万人。特别是我市农村党员干部培训基地“学校+场园”的模式得到了省委的肯定,在全省得到推广。
实施“先锋工程”,我市通过深入开展新农村建设专题教育、党章专题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等“三项教育”活动,共培训农村党员干部达到26万多人次。积极建立“明岗定责考评创星”动态激励机制,各县区设置了科技示范推广、农业信息服务、公共事务管理、民情民意反馈、党务村务监督、民事纠纷调解等20多个岗位,近13万名党员认岗履责。
在城市,以构建和谐社区为目标,党的建设扎实开展———
为配好班子,选好干部,我市明确提出社区党组织书记和社区工作队伍配备标准,通过多渠道选拔、配备,全市社区党组织书记平均年龄下降到37.5岁,大专以上学历占85%。通过延伸社区党组织触角,加大楼院党支部、居民党小组建设力度,我市形成了社区党组织———楼院党支部———居民党小组三级基层党组织网络。通过部门帮扶、共驻共建、开发商提供、财政支持、街社自筹等措施,全市所有社区办公用房全部达到100平方米以上。
工作中,各社区制定并落实在职党员参加社区活动“五项制度”,全市5.1万名在职党员先后到社区报到登记,各社区普遍开展了“一个党员一面旗,党员形象在社区”、“亮身份、树形象、讲奉献”等主题活动,以及建立党员服务岗、党员责任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与社区贫困居民结对帮扶等灵活多样的方式,积极参与社区建设,为居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排忧解难。
今年三月份开始,我市又统一开展了深化“五项制度”的“明岗定责考评创星”活动,到社区报到登记的党员分别认领了政治宣传、治安调解、卫生监督等不同岗位,在八小时外到社区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据统计,仅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期间,全市社区党员就与贫困居民新结帮扶对子2700多个,办实事、好事5300多件。
《建党85周年征文》来源于文秘公文网网,欢迎阅读建党85周年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