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高度的敬业精神是搞好通讯报道的前提。敬业精神,说得通俗点,就是要热爱这个工作,要“干一行,爱一行”。如果你对这个工作不热爱,那么你就没有兴趣去了解和熟悉通讯报道的知识,就会丧失热情,丧失责任。学校工作是千头万绪的,作为通讯员,我们要对这些工作了然于胸,时时刻刻想着自己是一名通讯员,有一种要把学校方方面面工作反映出来的愿望和冲动。
敬业精神不应是挂在口头上的一句空话,而应该是实实在在的行动。俗话说,“新闻是七分跑三分写”,说的是新闻工作者要付出辛勤的汗水。然而对我们来说这句话却不适用,因为我们报道的范围并不宽,大都在自己的学校,只要嘴勤一点(搜集新闻素材),笔勤一点(形成新闻稿件)就行了。实际上,敬业并不是什么高深的词,它就存在于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之中。做了,就是敬业;没做,就是失职。所以说,敬业精神是我们搞好通讯报道的前提。
其次,积极主动是搞好通讯报道的基础。责任心最主要的体现,我认为就是在实际工作中积极主动地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信息报道是等不来的,它要你去了解;有时还要你亲自参与、亲身体会;信息报道是很急的,它总在与时间赛跑,有时饿肚子也不能停下来。很多的时候,如果你觉得一件事很普通或者想偷懒,便放过了,结果其他学校的稿子及时上了,你就失去了一次机会了。这个时效性是靠积极主动争取得来的。
第三,要本着对学校、对教育负责的态度写作教育信息。尽管我们从事的是业余通讯报道工作,但是我们肩负的责任却是巨大的。教育和教师近年来备受社会和各界的关注,当前的课程改革、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等等更是成为广大人民群众谈论的焦点,上情下达、下情上达、沟通理解、宣传典型、传递信息,我们担子确实不小。就这一点而言,我觉得我们已超然于一名普通的教师所肩负的教书育人的责任,而附带了更多的义务了。本着对学校、对教育负责的态度写作教育信息,我觉得主要得把好两关:
一是学习关。要提高教育信息写作业务水平,最好的办法就是学习。主动学习与新闻通讯写作知识相关的书籍,经常阅读收听新闻报章,不断加强新闻写作训练。我们提倡做学习型研究型的教师,也提倡做学习型研究型的通讯员。在学习的内容上,首先要学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学习各级各部门的文件;其次,学习新闻写作的一些常识。比如新闻的要素,标题的写法,导语、主体的写作,背景材料的介绍;语言要生动简洁;新闻写作中的“倒金字塔”结构,将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写在新闻的最前面,按事实重要性程度和读者关注的程度先主后次的安排,内容越是重要的,读者越是感兴趣的,越要往前安排,然后依次递减。
二是质量关。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线,我们对此不能马虎。稿子写好后要多修改,因为新闻特别是消息要求语言极度准确简练,而多改则无疑可以提升一篇新闻稿件的质量。
归纳起来,要做好一个兼职的通讯员,就要养成“四种习惯”,做到“两个善于”。
四种习惯是:深入调研的习惯、勤于学习的习惯、善于积累的习惯、急事急办的习惯。
一是深入调研的习惯。一般不能道听途说或电话采写,更不能凭空想象,尽量深入现场认真采写。如人名、地名、数字等均要准确无误。
二是勤于学习的习惯。挤时间向书本学,向同行学,向各种媒体学,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三是善于积累的习惯。要善于积累大量有价值的资料,从文件、政策、会议等多种渠道入手,通过剪报、制卡片等方式持之以恒地积累信息,力求做到厚积而薄发。
四是急事急办的习惯。对自己认为价值较高的新闻要急采写,快上传,今天要发的稿件决不拖到明天发。即使牺牲大量休息时间也无怨无悔。
两个善于是:一是要善于抓新闻线索,要培养新闻的敏感,善于发现日常工作的亮点,联系教育工作实际,挖掘教育新闻线索,如课程改革、行风建设、素质教育、安全教育等等,还可以抓住“五一”、“教师节”、“国庆节”等重大节日大力宣传多种形式的活动。二是要善于带着“新闻的眼睛”在大量涌来的素材中发现、筛选、提炼新闻事实。学校的会议、文件、活动较多,我们写作教育信息不能见会议、文件、活动就写,要站在全局的高度对会议、文件和活动进行审视,从中发现与过去不同、影响到全局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采写提炼成文。
总之,写作是美丽的痛苦。教育宣传引领教育方向的旗帜,是社会了解教育的桥梁,是教育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是先进教育思想和办学经验的播种机,是解剖教育问题的手术刀,是揭露教育弊端的曝光器。做好教育信息宣传工作是我们___教育发展的迫切要求,是每一位___教育信息工作者的光荣职责。今后工作中,希望全体教育信息工作者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扎实工作,把我市的教育信息宣传工作推上新的台阶,为实现建设___教育强市的目标作出积极而有力的贡献。
《教育局信息宣传会议领导讲话》来源于文秘公文网网,欢迎阅读教育局信息宣传会议领导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