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绿色安全生产。“绿色”就是入场券,“安全”就是许可证。按照“产业化促标准化”的思路,大力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建立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基地,指导农户按标准化要求进行生产。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卫生检验检测体系和管理体系,推动农业标准化生产和农产品绿色化生产,加强对农产品生产、加工、消费全过程的检验检测和质量安全监督。
同时,要大力实施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帮扶力度,继续实施“三百”工程、“****”等扶贫帮困工程,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尽快改变欠发达地区的落后面貌。
第三,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反映我们打造“***城”的进度和成效。按照“工贸并重,以贸促工,旅游促销”的思路,促使传统三产向现代三产转变。
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举办****博览会,使其成为****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知名度和产品影响力。突出抓好特色农产品市场等建设,重视民间物资交流会作用,做好“会市经济”文章。适应市场需求,培育现代物流服务企业,建设现代物流中心。发展连锁经营、代理制、经销制、配送制等现代流通方式,加快建设适应现代物流发展需要的各类物流信息服务系统,实现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共同发展。
加快发展旅游业。充分发挥我县旅游资源全市次中心地位的优势,结合特色产业,发展特色旅游,做好名岛、名山、名屋、名人文章,加快旅游资源优势向旅游产业优势转变。加强全县旅游的规划、建设和管理,高起点高品位地做好以****为重点的风景区规划。合理配置旅游资源,主动承接省内外旅游辐射,不断丰富旅游内涵,把旅游与观光、休闲、购物、考察结合起来。树立旅游经营理念,大力吸引民资、外资参与旅游开发建设和经营,改善设施,加强促销,开拓市场,实现旅游产业大发展。
积极发展服务业。依托城市发展,加快便民利民的新区、居住小区和农村商贸服务网络建设,鼓励和扶持发展房地产、金融、保险、产权交易、信息咨询、物业管理等新兴服务业,开发新的服务消费市场,拓展服务空间和服务领域。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管理,引入竞争机制,加强行业自律,促进服务业健康有序发展。
第四,全面推进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打造“***城”的动力源泉。只有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才能为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新的活力。
加快改革步伐。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创新思想观念,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改进管理方式,强化综合调控监督,营造市场机制环境。积极探索有效的国有资产经营体制和方式,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推进国有集体企业改制改革,引导和推动个体私营企业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优化企业组织结构。加大财政、税收、金融和投融资体制改革力度,积极开展资本经营,引导企业上市,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领域。落实事业单位分类管理,努力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深化农村改革,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发展城乡社会救济和福利事业,进一步拓宽就业和再就业渠道。规范管理和扶持发展科技学术团体、行业协会、企业家协会等行业自律组织和中介组织。
推进对外开放。市场经济既有竞争又有合作,既有分工又有联合。要广泛参与国际国内竞争与合作,积极借鉴先进经验和技术,主动进行产业对接和配套,努力形成对内对外开放新局面。培育壮大出口主体,扶持出口龙头企业,着力形成出口企业集群。调整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和出口市场结构,培植新的出口增长点。强化政策激励,注重人才引进,与国际市场对接。建立反倾销、技术壁垒和环保壁垒等预警应对机制,发挥商会、行业协会、科技社团、专家顾问的作用,指导企业应对贸易壁垒。树立“县外即外”思想,坚持以二三产业项目为主、以跨国公司和合资企业为主、以大项目和独资项目为主、以开发区和重点工业园区为主的“****”方针,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放开一切可以放开的领域,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办法,充分发挥在外机构、商业协会、友好县(市)以及在外***人和在平外地人作用。鼓励和支持企业“走出去”,兴办境外企业,参与西部大开发,接轨长江三角洲经济圈。
第五,加快推进城市发展。城市化是打造“***城”的重要手段。要紧紧围绕“***城”这一目标,不失时机地推进城市化,加快****等城市建设步伐。
着力构筑城市发展框架。结合“三大经济圈”发展,勾划新的****城市总体规划和县域城镇体系发展规划,积极进行区划调整,抓紧调整完善与城市建设密切相关的文化、土地、水利等专项规划,科学安排与“***城”相适应的产业布局和发展空间。重视加强城南地区规划建设,加快推进城北新区建设步伐,进一步拉开县城发展框架。紧紧抓住****建设的有利时机,加快实施****小区规划建设,理顺**镇与经济开发区的关系,进一步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努力把****建设成为现代化港口小城市,赢得未来发展主动权。大力提升水头城市品位,增强对****地区的集聚辐射能力。扎实推进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努力建成一批现代化的特色住宅小区和城市标志性形象建筑。树立并强化经营城市理念,加强城市资源的开发、整合,不断提高城市经营水平。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