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对廉政建设和反腐败体制、制度的弊端的对策。
(一)以改革创新为突破口,深化源头治腐工程。
对体制的改革,纪检部门要全程参与重大事项、工程建设项目、国有资产处置、大宗物资采购等公开竞标活动的监督,职能部门效能监察工作全面推进,监督视野有效拓展,推动廉政监察工作进一步深化。
对职务消费的改革。当前职务“消费”数量惊人、成本高;支出随意性大、浪费严重;名目繁多、开支漏洞多;透明度不高、有效监督难。职务消费改革的思路是应当建立规范化、制度化的职务消费新体制,其中规范化是前提,制度化是保证。
加强行政预算管理,全面落实统收统支财务管理制度;完善招标投标程序与制度,杜绝暗箱操作;加速财务管理制度改革,增强和发挥财务监督效能;完善采购、使用与监督分离的大宗物资采购制度,改革采购方式,降低行政采购成本;深化政务公开、执法公开,改进公开方式,提高监督实效;完善社会监督体系,建立健全社会监督员制度;以执法规范化建设为抓手,促进公正文明执纪、执法;改进监督方式,增强监督效能。审计监督职能作用充分体现,领导干部任中审计、离任审计全面开展,有效监督制约机制逐年完善,防腐保廉、治本抓源工作进一步深化;把好选拔任用领导干部关口,建立公开选拔领导干部任用机制。
(二)保证民主集中制的有效贯彻,建立领导干部民主科学决策机制。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是最重要的组织纪律和政治纪律,是实现党内民主、增强党的活力的重要形式.也是把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置于上级党组织、所在领导班子和广大党员领导干部监督之下的重要监督机制。民主集中制是建立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与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它既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同时也是很重要的决策艺术和领导方法。其核心是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保证领导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三)加强党员干部的管理,完善行政效能监察工作,促进党风政风建设。要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深刻内涵,结合纪检部门行政工作实际,按照公平正义、执纪为民、服务大局的原则,加强监督检查,完善行政效能监察工作,建设良好的政风行风。
(四)强化监督,形成合力。
1、突出重点,加强重点环节的监督。
加大对大宗物资采购、工程建设、房地产项目、国有资产处处置、执法管理活动、评优评先、领导干部任用等重点环节的监督力度,逐步建立并形成纪检监察部门全程介入监督的工作机制。
对执法执纪案件审批事项的监督。执法执纪监督制度体系更加完善,信访举报处理、日常案件办理、日常执法监察、社会监督等监督工作逐年规范,基本达到了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要求。
对采购环节的监督(建立采购员廉政承诺、市场考察制度、询价制度)。健全采购与使用分离的所内采购组织体系和制度,财务管理监督体系逐年完善,建立了财会中心、采购中心。政府采购制度得到全面落实,“收支两条线”的规定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得以全面实施,财务管理逐年规范。
对领导干部任用与考察监督、评优、评优监督。建立健全中层领导干部公开竞聘与任命相结合的选拔任用中层领导干部工作机制。
对“六条禁令”及“三个杜绝”情况的监督。探索建立日常工作的监督体制、机制、制度建设,切实加强干部监督工作;严格执行“双六条禁令”,维护干部队伍的良好形象;落实“三个杜绝”,促进文明执法。
2、拓宽领域,实现全方位的监督。继续深化执法公开、执纪公开、政务公开,发挥社会监督力量如聘请义务监督员,接受当地人大、政协的监督等。
总之,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治本之策,只有“断源”才能“截流”,我们只有在根源上查问题、寻办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腐败问题,最终取得反腐败工作的胜利。
Tag:工作报告,工作报告范文,工作报告格式,总结报告 - 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