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对策与建议
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和全面协调地改进组织建设、思想政治建设、制度建设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的主要任务。建议站在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的整体层面上,以通过设置离退休干部党总支来加强对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的领导和监督指导的这一组织设置为切入点,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全面协调地改进组织建设、制度建设、思想政治建设,实现对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逐级的领导和监督指导。
(一)改进组织建设
为加强对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的领导和监督指导,健全组织设置、理顺组织关系,我们设想了一个涵盖各区县和市级各单位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的全市离退休干部党建组织机构模型,模型中,在市委、市政府的下方设置一个离退休干部党委,设在市委老干局;在各区县委的下方设置一个离退休干部党总支,设在区县委老干局;在市级各单位党委下设置一个离退休干部党总支,设在本单位离退处。所以,在没有设置离退处的市级单位和部门应设置离退处这一机构,并配备相应的专职工作人员。
在离退休干部党建的组织隶属关系上,由于离退休干部党委和党总支的设置,形成了市委、市政府到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之间的三层逐级领导。
在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的业务指导上,市委、市政府对各区县委、市级各单位党委和离退休干部党委(市委老干局)进行统一监督和指导,离退休干部党委(市委老干局)对各离退休干部党总支(各区县老干局,市级各单位、部门离退处)进行监督和指导,离退休干部党总支(各区、县老干局,市级各单位、部门离退处)对各下属离退休党支部进行监督和指导。这样,就形成了市委、市政府到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之间的三层逐级监督和指导。
由此,就实现了全市对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的三层逐级领导和监督指导的组织体系。同时,离退休干部的日常服务管理和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也实现了有效统一。整个组织机构体系变得完整而顺畅。
建议将破产和改制为非国有控股企业中的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直接收归企业主管部门,由企业主管部门的离退休干部党总支(离退处)管理。另外,对划入社区、农村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的离退休干部党员,原单位的离退休党支部应加强与社区、农村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的沟通联系,从各方面关心这部分离退休干部党员,使这部分离退休干部党员在思想上有归宿感。
(二)改进思想政治建设
首先,思想政治建设的对象不应只局限于离退休干部党员,应贯穿于各级离退休干部党组织,使各级离退休干部党组织都能充分认识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的重要性,从思想上重视、政治上关心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
其次,及时了解和掌握离退休干部党员的思想、生活、学习等情况,及时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帮助他们解决思想、生活上的困难和问题,使他们能时时感受到组织的关心和温暖。
第三,加大对离退休干部党员更新知识的投入力度,让老同志能够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接触新文化,新知识,了解社会主流文化,吸收积极向上的思想,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第四,在内容、方式和途径上对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的思想政治建设工作进行不断的创新。要针对离退休干部党员精力难以集中、身体容易疲劳的特点,在学习内容上要少而精、少而新,要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和途径,寓教于乐、融教于情。
(三)改进制度建设
首先,制度建设的对象也不应只局限于离退休干部党员,而应延伸到各级离退休干部党组织等。例如:对各级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建立监督考评和激励制度,将各单位、各部门的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纳入全市的综合考评等。
其次,在抓好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制度建设中的七项制度(组织生活制度、学习制度、报告工作制度、联系党员制度、流动党员管理制度、党费收缴和管理制度、监督检查制度)的同时,应根据单位、支部、党员的具体情况和特点,进行制度创新,建立一些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制度。例如:建立老党员家访制度、送会上门制度、年高体弱老党员联系制度、支部离退休干部党员互帮制度,建立与转入社区、农村的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老党员的联络制度等,从而有效解决离退休干部党员在“双高期”出现的年老体弱、行动不便、不能正常参加组织活动等问题。
第三,建立生活困难离退休干部党员的党内帮扶制度,为有困难的离退休干部党员解决各种实际困难。
第四,建立离退休干部人才库,在离退休干部发挥作用方面加强组织引导,提供组织平台,建立有效的保障机制和激励制度。
Tag:工作报告,工作报告范文,工作报告格式,总结报告 - 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