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学看123范文中心总结报告工作报告关于我市矛盾调处工作的视察报告» 正文

关于我市矛盾调处工作的视察报告

[10-15 15:43:38]   来源:http://www.xxk123.com  工作报告   阅读:8815

导读:(三)聚焦民生热点,整合专业调处力量。随www.xxk123.com(www.xxk123.com)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劳资、拆迁用地、医患、环保等方面引发的矛盾也日趋增多。对此,市矛盾调处中心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整合各系统、各行业专业调解力量,加速推进了大调解专业调处机构建设。一是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品牌效应凸显。,我市在南通市率先挂牌成立了劳动争议调解中心。中心自创立之后,直接受理劳动争议198件,成功率100%,切实发挥了企业的智囊团、职工的主心骨、政府的参谋部作用。同年,劳动争议调解中心被南通市总工会、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部门联合命名为模范区域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中心探索出的劳动争议调解6法,被新华社国内动态选用 。二是医患、环保等专业调处机制初步建立。在学习借鉴通州、崇川等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我市新的环保、医患纠纷调处工作机构于今年8月挂牌运作,这必将成为我市大调解工作新的亮点。三是消费纠纷调处工作思路创新。今年4月,市矛盾调处中心与市综治办、工商局(消费者协会)联合出台了《关于实施消费纠纷调处与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对接的通知》,创新开展了五项对接工作,进一

关于我市矛盾调处工作的视察报告,标签:工作报告范文,工作报告格式,http://www.xxk123.com

(三)聚焦民生热点,整合专业调处力量。

随 www.xxk123.com (www.xxk123.com)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劳资、拆迁用地、医患、环保等方面引发的矛盾也日趋增多。对此,市矛盾调处中心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整合各系统、各行业专业调解力量,加速推进了大调解专业调处机构建设。一是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品牌效应凸显。,我市在南通市率先挂牌成立了劳动争议调解中心。中心自创立之后,直接受理劳动争议198件,成功率100%,切实发挥了企
业的智囊团、职工的主心骨、政府的参谋部作用。同年,劳动争议调解中心被南通市总工会、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部门联合命名为模范区域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中心探索出的劳动争议调解6法,被新华社国内动态选用 。二是医患、环保等专业调处机制初步建立。在学习借鉴通州、崇川等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我市新的环保、医患纠纷调处工作机构于今年8月挂牌运作,这必将成为我市大调解工作新的亮点。三是消费纠纷调处工作思路创新。今年4月,市矛盾调处中心与市综治办、工商局(消费者协会)联合出台了《关于实施消费纠纷调处与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对接的通知》,创新开展了五项对接工作,进一步拓展了大调解的社会覆盖面,整合了调解资源,为积极化解消费领域的矛盾纠纷开创了新思路。

(四)完善对接机制,放大调处整体优势。

以来,市矛盾调处中心在巩固传统“三大对接”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对接层次,创新对接思路。一是公调对接新模式得到推广。近年来,市矛盾调处中心与市公安局联合在全市推行的层次上三级对接、方法上三式对接、技术上三定对接、管理上三联对接、考核上三查对接的“五三”模式被省司法厅领导定格为“如皋模式”,引起了省内外同行的高度关注。二是诉调对接新举措得到尝试。市矛盾调处中心与市法院联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大调解工作与诉调对接若干问题的意见》,依法界定了调处中心主持达成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规范了诉调对接的程序和要求。采取“1+1”模式稳定基层法庭人民调解窗口的调解员队伍,进一步提高了法庭人民调解窗口的工作效能。三是检调对接水平得到提升。《关于加强“检调对接”工作的实施意见》、《检调对接流程图》等规章文件的制定,全面提升了检调对接工作的规范化水平。四是访调对接机制得到创新。市矛盾调处中心与信访局探索建立了联合接访、联合交办、联合督查、联合调解、联合考核的访调对接“五联”机制,在预防越级上访、预防群众性事件中发挥了独特作用。五是援调对接内涵得到拓展。市矛盾调处中心充分利用与法律援助中心同在一处办公的地缘优势,与其联合办公,在群体性劳动争议案件的调处中,充分发挥其免费代理的优势,有效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二、存在困难与问题

经过近两年的努力探索,我市矛盾调处工作取得了不少经验与成效,但由于该项工作在全国尚处于起步阶段,所以面临的困难和矛盾还不少,主要表现在:

一是骨干力量不足,人员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虽然市委早在初即已明确市矛盾调处中心为正科级建制单位,但到目前为止,市调处中心仍没有机构和人员编制。工作人员是由公、检、法、司等成员单位抽调组成,其考核结果的运用、晋升奖惩的权力均不在调处中心,导致了部分工作人员能力低下、责任心不强、工作推诿。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错综复杂的矛盾将不断涌现,若没有一支稳定的骨干队伍,将很难适应维稳形势的新要求。

二是部分基层领导认识不够,村级组织网络有待进一步健全。到目前为止,仍有个别镇对矛盾调处工作重视不够,将其当成软任务。大调解工作班子有名无实,专职调解人员挂名应付、无办公场所、无档案台帐的现象仍然存在。因误工补贴等难以落实等实际问题,五级调解网络中的村(居)调委会、调解员和十户信息员难以正常开展活动,作用发挥很不明显,组织网络与“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

三是对各级人员培训尚不到位,专职调解队伍的专业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我市正处在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期。除传统的劳资、消费等方面的矛盾纠纷外,医患、环保等领域也成为矛盾纠纷的高发区域。目前,我市虽已挂牌成立了相应的专业调处机构,但兼通多领域知识的专职调解人才还十分缺乏,严重影响了这些领域矛盾调处的效果。此外,我市虽已组织了数轮对基层专职调解员的培训,但总的看来,整个基层调解队伍的素质还不够高,相当一部分人员对相关法律、政策的了解还很不到位,与大调解工作的实际需要差距还很大。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工作报告工作报告范文,工作报告格式总结报告 - 工作报告

Copyright 学学看123 All Right Reserved.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