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适应发展要求,积极拓展党组织发挥作用的渗透领域。
一是在参与重大问题决策方面,延伸工作领域,增强决策效果。首先,要增强决策的能力和水平。认真学习重要政治理论文献和市场经济条件下有关政策法规,不断提高班子成员的理论素养;借鉴学习一些优秀企业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深层次提高决策能力和管理水平;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结合企业改革发展现状及前景,发挥企业广大职工的集体智慧,切实提高党组织驾驭和运用经济规律的能力。其次,全方位参与企业决策。要积极参与企业经营发展中带有全局性、方向性、长远性、关键性的问题。在企业重大投资项目、财务预决算、机构设置,以及涉及工资调整、奖惩、福利待遇等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上,党组织要及时发表意见建议,积极参与相关问题的研究和决策。第三,全过程参与决策。在决策前要搞好调查研究,定期深入一线,充分听取广大职工的意见建议,努力掌握第一手资料,通过与企业决策层相互交流决策意见,形成共识。在决策过程中要提出意见建议,使决策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符合企业实际。形成决策后要搞好宣传发动,利用各种宣传阵地,引导职工落实决策,抓好督促检查。
二是在参与改革发展方面,把握正确方向,确保稳步推进。一方面,要把握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在政治上把关、政策上引导、关系上协调,支持企业开展合法经营,保证企业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打破业主在生产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抱产守业、不求进取的思想观念,在促进企业向集团化、规模化过渡上作文章,在鼓励企业再积累、再发展中提出合理化建议,保证企业改革发展方向。另一方面,保证改革发展的顺利推进。企业一旦实行改革,党组织就应义不容辞地担负起推进改革顺利实施的职责。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化解改革中出现的矛盾,调动职工积极性,帮助职工正确认识改革,鼓励在各自岗位上作出贡献,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与发展方向保持一致,保证改革发展方案的顺利实施。
三是在参与经营管理方面,发挥保障作用,服务企业经济发展。首先,要积极参与企业管理。党组织要支持企业合法经营,通过党员在各个岗位上的模范带头,在参与企业的安全生产、科技攻关、内部审计、管理监督等各个领域发挥作用,合理调处各种利益关系和矛盾纠纷,形成发展合力。其次,要抓好建章立制。实现由“人管人”向“制度管人”的转变,立足于抓制度促生产、抓制度促管理,建立健全严格的企业管理制度,通过建立完善质量分析、成本管理、安全生产等制度,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第三,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企业党组织要融企业管理、精神文明建设、党的工作为一体,坚持目标的同向性、内容的兼容性和形式手段的统一性,变“多张皮”为“一张皮”,培育企业精神,陶冶职工情操,增强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四是在参与人本管理方面,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一方面,要深入开展“凝聚力工程”建设活动。建立理解人、关心人、凝聚人的群众工作机制,不断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吸引力、凝聚力。立足于密切联系职工、维护职工利益、面向广大职工,从思想上、政治上、工作上、心理上、生活上,全方位、多层次地做好职工工作。经常深入职工、了解职工、关心职工,帮助解决职工实际困难和问题,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逐步形成联系职工、宣传职工、组织职工、团结职工的工作机制。另一方面,要积极开展多主题的职工教育活动。以培育“四有”职工为目标,加强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技能培训,增强责任感和参与意识,提高职工整体素质;做好经常性的思想工作,帮助职工释疑点、解难点;广泛开展各种知识竞赛和提“合理化建议”活动,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四)坚持政治核心地位,认真把握党组织发挥作用的原则要求。
一是在处理党组织与业主的关系上,要坚持合作原则。非公有制企业主对党组织的态度,直接影响到党组织党建工作的开展,党组织要通过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争取业主对党建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搞好精诚合作。党组织要帮助、支持业主依法行使职权,围绕生产经营开展活动,团结带领职工搞好生产经营。在具体工作中,要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对日常工作中的非原则性事务不纠缠,对涉及生产经营方向和职工权益的重大问题,要通过适当途径,有理有节地予以解决,切实履行监督企业依法经营的职责。二是在处理党组织与职工的关系上,要坚持服务原则。把党组织的整体作用与发挥党员职工个体的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服务党员职工中找到作用发挥的结合点。要始终保持同职工群众的血肉联系,支持工会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积极向决策层反映职工的意见建议,积极宣传、解释改革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加强对职工的教育引导,不断提高职工素质。要善于在职工群众中发现和培养优秀人才,积极推荐各类优秀人才到重要岗位压任务、挑重担。三是在处理党组织活动与企业生产经营的关系上,要坚持务实原则。坚持既要掌握原则性,又要突出灵活性,围绕生产经营中的思想政治工作重点,突破传统的活动方式,精心准备活动内容,精心选择活动载体,在增强党内活动的思想性、针对性、战斗性上下功夫,不断增强党组织工作的渗透力,提高党组织的向心力和战斗力。在活动时间上,改变占用生产与工作时间的习惯做法,尽可能利用休息时间、工余时间、下班时间和零散时间;在活动空间上,改变在会议室活动的习惯做法,把会议室与生产经营现场结合起来;在活动形式上,改变我说你听、我讲你做等传统灌输模式,少开会、多交流,把理论灌输与形象教育结合起来,把单向灌输与双向交流结合起来;在组织形式上,少集中活动、多分散活动,少大型活动、多小型活动,少党委(总支)活动、多支部(小组)活动,切实增强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四是在处理党建工作近期要求和长期目标的关系上,要坚持效能原则。充分体现党组织作用是一个长期过程,党组织作用发挥多样性的实现形式是否实际、实用、实效,关键要看其能否与企业党建工作的整体目标相互衔接、相互推进。因此,在创新作用发挥的方式方法上,既要态度积极,又要一步一个脚印。既要立足当前实际,又要面向长远发展,切忌急于求成。企业党组织发挥作用的实现形式从来没有固定模式,应根据各个企业的不同情况,采取一厂一式或一个公司一种途径,坚持效能原则,确保取得实际效果。
Tag:工作报告,工作报告范文,工作报告格式,总结报告 - 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