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进一步明确责任,确保学生入学率、巩固率达标。招生巩固工作既是“两基”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直接决定“两基”工作的成败。要按照《昌都县“普九”巩固工作暂行办法》的安排部署,进一步明确、细化包乡镇县级领导、支教单位、各乡镇、各村委会、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的职责,加强相互配合,把教育工作当作一项常抓不懈的重要工作抓紧抓好,抓出实效,为子孙造福,为社会谋利,促进教育事业均衡发展,实现社会公平。要责成各乡镇摸清教育底数,全面做好“两基”材料和数据整理完善工作,要严格按照指标招齐招足学生,做好整班移交工作,为迎接“国检”储备足够生源。
(二)内部着手,整合资源,提高教育自身吸引力
1、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做好在校生的巩固工作,承担起“两基”巩固中的责任。教育行政部门要增强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定期组织人员对各乡镇、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开展情况、学生巩固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准确把握中小学校学生在校情况。要打破教育部门“独家办学”的格局,做好县级干部、支教单位、学校、乡镇等的衔接协调工作。在每学期开学前,学校要先将招生指标、时间等通知乡镇,并派出一定数量的教师,协同乡(镇)政府、教研室分片人员、支教单位,走村入户开展招生宣传工作。要管好、用“三包”经费,规范“三包”经费的管理和使用,千方百计改善学生的生活条件,在学生到校以后,学校要尽力创造“三留人”条件,从生活上、精神上关心爱护学生,用温暖的亲情、良好的食宿、丰富的知识、多彩的活动留住学生。同时,加强对学生的管理,随时掌握学生的动向,当出现学生逃学、辍学现象时,要及时向教育局、乡镇报告,协助乡镇招回学生。
2、要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育自身吸引力。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把教育教学质量作为核心工作,牢固树立“教学是中心,质量是生命”的理念,大力提高教学质量。要遵循教育规律,指导学校规范教学行为,改进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抓好“备、教、改、辅、考”等基础工作,提高课堂质量。要制订中小学教学质量考核标准,完善对各校的评价体系,分季度、学期、年度对乡镇、学校教育工作情况进行评比,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和教师的工作表现予以奖惩。要在职业教育上狠下功夫,积极争取上级投资,设置学生感兴趣、市场有前景的职业教育专业,力争扩大规模,办出成绩,让学生学到技术,让群众得到实惠。要在坚持教育均衡发展的同时,加大对“三镇一乡”小学的管理和指导,树立昌都县教育的窗口学校和示范学校,并促进中学管理出效益、上质量。指导全县各中小学校结合自身实际,办出各自学校的特色,形成各自学校的亮点和看点。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教育行政部门要坚持科学的人才观,“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和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大力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机制、体制和环境。一是按照“师德为本、能力为重”的教师队伍建设总体思路,坚持政治、业务培训两手抓,严格对教师的政治考核、教学行为考核,提升教师综合素质。二是加强对校长的培养与教育,要求校长明确办学目标,具备先进管理理念,能够不断总结、吸取管理经验和教训,提高管理水平。三是要指导学校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通过逐步建立和完善校长考核机制、教师考核机制,建立一支业务精良、率先垂范、严于律己、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教师队伍。
(三)加大投入,重视建设,着力改善教学点办学条件
今后,我县将进一步加强协调,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力争全面完成教学点的改造工作,完善教学点的校舍条件及配套设施。各乡镇、教育局和中心小学要明确各自在教学点管理中的责任,将教学点管理纳入每年年初的工作计划,并经常到教学点检查、指导工作,保证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保障教学点的行课时间和教学进度。同时,要尽量为教学点的教师办实事,尽力帮助他们解决交通、燃料、蔬菜及日常生活方面存在的困难,为教学点的教师解除后顾之忧。
总之,我县的教育工作在地委、行署的坚强领导下,在地区教育局的关心帮助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县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们决心继续发扬成绩,争取在今后的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为昌都县教育事业美好的明天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建设人才。
Tag:工作报告,工作报告范文,工作报告格式,总结报告 - 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