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军工硝厂、华佳出口花炮厂两家规模企业,志民村小辣椒基地成为高坪乡小辣椒核心基础。20xx年,争取上级资金,率先在全乡硬化村道2公里;机关干部XXX同志,全年主动竞聘到交通城建办负责修建古石公路,从工程测绘到田地调整、组织施工,都亲自参加,目前该工程进展顺利。
4、加强宣传武装统战工作,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围绕抓理论学习、文明创建,开展健康的文体活动凝聚人心。一是规范的理论学习使党员干部的素质不断提高,党性教育、经济知识、致富技术的培训等得到有效的开展;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营造了奋发进取的社会氛围;三是对外宣传树立了高坪新形象,彻底改变了高坪过去贫困落后的印象;四是开展有声有色的文明单位、文明村组、文明屋场和文明户的创建活动,带动了民风的好转。
坚持党管武装原则,开展国防教育活动,加强基层民兵组织建设,民兵整组及征兵任务圆满完成。关注退伍军人的生活,力所能及地帮助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确保我乡大局稳定。
加强与港、澳、台和海外人士的联系,进一步凝聚侨心、民心,带动招商引资工作,促进经济发展,依法、规范管理宗教事务,打击非法封建迷信活动,对乱建庙宇现象坚决采取关、停、并、转、拆措施,6月中旬组织全乡干部参加的拆除向阳太阳星君庙活动,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支持。进一步净化了社会风气,推动了精神文明建设。
(二)抓住经济中心,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1、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农民收入不断增加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狠抓农业生产,稳定粮食生产,优化农业内部结构,注重科技兴农,强化服务意识。[此篇范文为文秘公文网 www.xxk123.com作者呕心呖血之作((www.xxk123.com))-未经过文秘公文网网站同意转载此文均为抄袭后果自负]20xx年,全乡落实早稻栽种面积10300亩,中晚稻26000亩,粮食产量较上年大幅提高;栽种小辣椒6000亩,小水果4000亩,出栏黑山羊4.6万只,牲猪3.8万头,休闲农业发展迅速。基本形成以水稻、小辣椒、小水果、黑山羊、牲猪、休闲农业为主的六大产业;完善农科教中心建设,加大新产品、新技术推广,完善农业科技服务110快速反应机制,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技术保障。
2、工业经济快速发展,招商引资成效显著
工业经济规模不断壮大。全年完成GDP1.45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2.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5、32。以花炮、建材、夏布三大传统产业为支柱,通过企业扩建、整改和创新,生产规模不断扩大,20xx年完成企业总产值2.7亿元,实现出口交货值近5000万元;以金九、复兴、合盛、XXX水泥厂为代表的规模企业已跻身于全市规模企业行例。乡镇企业累计安排农民就业近6000人,全乡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386元,比20xx年增长585元。全乡完成财政收入1312万元,连续两年增幅超过30;并于20xx年10月份在全市率先完成全年财税任务,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显著,全年落实招商引资项目7个,涉及花炮、建材、农业、旅游四大产业,实际到位资金2060万元,实现了我乡实际利用外资零的突破,成功引进澳大利亚澳斯特烟花制造有限公司和荷兰种猪繁养基地,有效地优化了我乡的财税结构,为财政税收的稳定、持续、快速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
3、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
20xx年全乡以交通建设为主的一大批基础设施工程相继竣工并投入使用。投资900万元改造硬化了关口至高坪县乡公路20公里;投资100万元打通了东南干线高坪至永和段;投资50万元完成了船高公路3公里砂改油工程;志民、船仓两村相继硬化维修村级道路2公里,全乡改造村级公路6公里,架设桥梁2座,维修渡口2个。同时以完善百人敬老院为契机,总投资近50万元的石湾敬老院也建成完工。高坪卫生院投入近200万元实现了整体搬迁,高坪集镇新增居民建房20余户,集镇规模进一步扩大,逐步成为全乡政治、文化和商贸业中心。
4、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综合治理工作常抓不懈。群防群治网络健全,打击防范有机结合,平安高坪初现雏形。全年打击处理违法人员38人次,处理XX功练习者2人,调处各类民事纠纷121起。无重大刑事案件和民转刑案件。环境专项整治和日常信访处理准确及时,社会大局稳定。计划生育工作以稳定低生育水平为核心,围绕优质服务、以人为本做文章,创新工作机制,改进工作作风,加强宣传教育,拓展服务内容,严格依法行政,计生基础得到巩固,生育秩序稳定,群众满意率提高。全年出生435人,计生率98.76,落实各类手术719例,其中结扎172例。民政工作围绕关怀老年人,关注弱势群体、关心贫困人口这个中心,百人敬老院,现入住五保老人80多人,全年发放各类救济款72万余元。教育工作围绕调整布局,优化资源,扩建了高坪、石湾两所中心完小,兼并小学2所。高坪中学创新教育教学方式,着力提高学生素质,开拓学生视野,组织参加全国、省市各项技能竞赛,均取得良好成绩,被授予浏阳市示范性中学。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提高,高坪卫生院加强班子建设,引进技术人才,更新设备,医疗水平明显提高,群众就医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