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村级党组织成立党员综合服务站。根据村级党组织的工作性质,依托村级办公阵地,全县成立了69个村级党员综合服务站。将村(居)“两委”的工作任务和群众的需求全部纳入综合服务站的工作范围,分为事务代办、公益事业、咨询服务、民事调解、经济发展等5大类共20多项服务项目。各村(居)根据服务项目,坚持因事设岗、因人设岗的原则
,设置经济发展岗、事务管理岗、纠纷调解岗等岗位,组织党员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使有服务能力的党员根据其特长及意愿参加竞岗,参与村(居)“两委”工作,改变过去村(居)干部在服务工作中“势单力薄”、“孤军作战”的局面,进一步扩大了村级工作服务覆盖面,改善了服务质量和效率。
四是村(居)党小组成立便民服务点。便民服务点为党员综合服务站的下辖服务机构,依托党小组活动室、村(居)民组远程教育中心播放户或村(居)民聚居的中心户,建立了400余个便民服务点。服务点负责人由威望高、能力强的党员或能人担任,成员由片区党员组成。服务点主要对接党员综合服务站职能,发挥辖区内党员和能人的作用,整合服务资源,为群众提供社会事务代理、远程教育服务、代销农用物资、推广适用技术、调解民间纠纷、提供政策法律咨询等服务。
(二)构建服务体系,丰富服务内涵
一是创新工作机制。制定了《基层党建工作专项经费和党员教育管理经费保障机制实施方案》,将党建工作经费纳入县、乡镇财政预算,保证了各级基层党组织的正常运转。坚持下派国家干部驻村工作,全面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每年选派一批县直机关、事业单位年轻干部到基层锻炼。目前,全县平均每村有全日制大中专毕业生7名以上,为基层工作的有序推进提供了人力保障。建立了农村干部工资正常增长、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三项保障机制,使农村干部的月平均收入超过1000元以上。各乡镇、村级党组织积极为党员服务群众创造条件,比如:构皮滩镇通过财政下拔、村集体经济提留的办法为每名党员筹集不少于300元的基金,在构皮滩村开展了无职党员发挥作用保障基金试点工作。全村党员采取自主或联合使用基金的形式服务群众,切实增强了党员意识,激发了党员活力,保障了党员的主体地位。
二是改善工作环境。县财政投入先后余万元资金,新改建6个乡镇和53个村(居、社区)办公楼,镇村办公楼分别超过1500平方米和400平方米,配齐了办公、学习、生活等必备的配套设施。依托办公阵地,按照“规范、节俭、实用”的原则,开展了设施配套化、布置规范化、管理制度化、活动经常化的“四化”党员活动室,还预算专门经费对村级食堂进行了补助,较好地解决了基层干部食宿无着落、学习无场所、办公打游击等问题。同时,县乡村三级已投入400余万元资金,加强便民服务大厅、综合服务站和便民服务点阵地规范化建设,夯实了服务型党组织创建的硬件基础。
三是增强队伍素质。各级基层党组织通过广泛调查摸底,组建了以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农村能人为主体的便民服务队伍,采取多种形式为群众服务。比如,党员采取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的形式参与,入党积极分子和农村能人采取参加便民服务小组、便民服务小分队或中介服务组织等形式参与服务群众工作。为切实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益,按照分级负责、分类培训的思路,组织相关部门对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进行系统的业务知识培训,各乡镇根据设岗定责岗位的设置情况和便民服务小组的分组情况,对服务队伍进行分类培训,不断提高其服务群众的能力。目前,全县已举办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党员干部队伍培训班54期余人次。
四是优化活动载体。切实将党员教育管理与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在党员队伍中广泛开展“争创服务型党员、争当服务群众标兵”活动,实行了党员责任区、党员监督岗、党员挂牌管理、党员服务群众承诺制、述职制、问责制等管理制度。在全县干部职工中深入开展了“将放心留给组织,塑造坚定的政治信念;将恒心留给事业,树立崇高的职业道德;将细心留给工作,遵循严谨的从业态度;将热心留给群众,彰显亲民的执政风范;将欢心留给同事,构建和谐的工作氛围”的“小五心”教育活动,着力构建切合**实际的核心价值体系,从而凝聚全县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用科学发展观激发群众参与发展的激情和动力,从而提高全县干部职工的的服务能力和水平,用科学发展观引导正确的政绩观,用正确的政绩观推动科学发展。
(三)落实创建责任,强化服务管理
Tag:实习总结报告,实习总结报告范文,实习报告范文,总结报告 - 实习总结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