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完成国企领导人日常管理工作:(1)组织实施“四好”班子的考核达标工作。认真参照《浙江省国有企业“四好”领导班子考核办法(试行)》精神,通过召开座谈会、分发书面调查表等形式广泛征求企业意见,结合我市特点,制定下发了《温州市国有企业“四好”领导班子考核实施办法(试行)》,并于20xx年底对有关国有企业开展“四好”达标考核。全市国有企业涌现出一批创建优秀单位,形成了争创建争达标的浓厚氛围。全省国有企业创建“四好”领导班子先进集体表彰会上,温州银行、温州木材集团公司被授予“全省国有企业创建‘四好’领导班子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组织实施了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年度考核。在市委组织部的领导下,具体组织实施了市属国有41家企业173名企业领导人的年度考核工作,谈话300多人,有1300多人参加民主测评,推荐后备干部150余人。(3)以落实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为目标,选优配强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力量。做好市属国有企业板块整合的人事组织工作,及时、高效地对外贸、房地产、城建等板块的人事调整提出预案,加强了对有关企业的纪检干部队伍与高级财务管理人员的配备。具体操办了19家企业领导班子调整、57人次的任免工作。一批素质好、能力强、群众信得过的企业领导人走上监管企业的领导岗位。(4)积极开展调研,推进制度建设。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起草了《温州市属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管理暂行办法》,并赴国务院国资委与企业领导人员管理一局负责人进行了交流,力争尽快出台。同时,参与市委组织部牵头的“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综合考核评价体系问题研究”课题调研,在走访企业、搜集资料的基础上,形成了《温州市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综合考核评价体系问题研究》并上报市委组织部。(5)加强后备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在企业民主推荐的基础上,几上几下,最后经过党委研究,建立了有各类人员组成的百名后备国企领导人才库,其中女性11人;35周岁以下22人;大学学历54人,研究生以上学历6人;中级职称53人,高级职称20人,在国企后备人才的选拔使用上充分体现了高学历、年轻化、专业性等特点。(6)出台国企人员出国(境)管理暂行办法。参照《中共温州市委组织部关于部分授予市国资委因公出国(境)人员审查审批权限的通知》精神,积极沟通市委组织部、市外办、市公安局等有关部门,充分征求各方意见,制定出台了《温州市属国有企业人员因公出国(境)管理暂行办法》及工作流程、《温州市属国有企业人员因私出国(境)管理暂行办法》及工作流程,并完成了相关人员的报备录入工作。20xx年,在我们的努力下,国企老总国外考察学习团组已经成行。在下半年组织的第一批国企老总美国学习考察活动中,精心安排、严格要求,在大家的积极配合下,圆满完成考察任务,受到了有关部门的肯定。
3、国企人才工作和人事工作。这方面,我们主要是搭建好几个工作平台:(1)搭好教育培训的平台。共组织了企业领导人员培训班、中青年后备干部培训班、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清华大学高级研修班等4期培训班,270余名人员参加培训。(2)搭好人才引进与作用发挥的平台。一是制定《中共温州市国资委委员会关于加强市属企业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为切实增强我市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推进企业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目标、规划与实施措施。二是创新人才招聘方式。4月,带领由11家企业的20多位企业领导人或人事科(处)长组成的招聘团分别赴武汉、重庆、成都等城市的八所全国重点大学(211或985大学)内举办招聘活动,共收取简历393份,其中研究生63名,签订协议书与意向书共66份,与武汉大学等全国知名大学初步达成合作意向,达到了为企业招揽优秀人才、宣传温州国企品牌、与全国重点院校建立交流平台等目的。至今已有3名研究生、数十名本科生引入成功,是我市国资系统人才引入规模最大的一次,并普遍得到了用人企业的良好评价。温州日报、温州都市报、温州晚报等多家新闻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3)其他人事工作。处室全年共办理2个批次、共340多人初级职称评审;接收市属企业党员党组织关系90余人;办理企业享受公务员待遇和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审核700多人次。根据相关部门要求,指导系统认真开展双拥工作、老干部工作等多项工作。
4、做好本处室和组织人事队伍自身建设。建立健全处室学习制度、形象评比制度、系统政工例会制度等,创新组织工作思路,整合系统资源,健全组织网络,努力提高组织人事工作能力。在去年举办组织人事工作会议的基础上,今年将政工例会制度化,达到了以会代训、增强交流、提高水平的目的。
Tag:述职报告,述职报告范文,小学教师述职报告,总结报告 - 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