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局网站上开辟药品安全预警信息专栏,及时向广大市民公告假劣药品和可能对我市群众健康形成影响的药品信息,提醒市民注意,避免药害事故的发生,同时提高我局网站的社会关注力和影响力,提升系统形象。
继续加大推行进货确认制度的落实力度,进一步加强药品销售人员的管理,建立健全全市药品销售人员档案,完善考核制度,确保将医药代表纳入监管视线,基本杜绝挂靠经营行为的发生。
将筹建市局网上监管平台工作适时纳入议事日程,积极筹措资金,在全市药品批发、连锁和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率先推行,逐步涉及全市的涉药单位,将各单位的药品交易信息实时传递至市局服务器,逐步实现实时监管,对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及时发现安全隐患,确保群众用药安全将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继续加强药品市场秩序专项整治
进一步严格市场准入条件,坚持总体布局合理的原则,严把城区药品零售企业审批关,适当放宽农村药店筹建条件,继续巩固gsp认证成果。继续强化药品分类管理工作,加大教育和宣传工作力度,确保药品经营企业实施gsp水平不断提高,经营行为不断规范。
结合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专项行动,根据新颁布实施的《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和《山东省药品使用条例》继续开展各类药品专项检查活动,确保主渠道经营、使用单位的药品质量安全。专项检查明年以药品使用单位为主线,做好《山东省药品使用条例》和《山东省药品使用质量管理规范》的贯彻落实工作,强化规范化药房、药库建设,加大培训力度,适时开展现场检查评价工作。依据事权划分和属地管理的原则,在各区(市)监管机构逐步完善的前提下,适当下放权力,坚持责权利相结合的方针,提高各级积极性,促进创造性地开展市场监管工作。
结合省局《关于开办药品批发企业有关问题的通知》,引导流通体制改革,促使企业间横向联系和强强联合,坚持走规模化、集约化的道路,从康泰公司gsp认证到期着手,探索一条适合我市药品批发企业发展的新路子。
继续加大对违法药品广告的监测力度,除及时移交和上报外,还要加大对违法广告涉及药品的抽验力度,必要时要对本地违法情节严重的广告药品申请省局实行行政强制措施,暂停其在本市的销售活动。
(三)深化农村药品“两网”建设,不断提升运行质量。
在监管网络的建设上,要严格执行市编委、市政府的文件精神,各建设完成的乡镇监管机构要确保投入使用,切实落实“五个一”工程,真正实现监管网络的无缝隙覆盖。
在供应网络的建设上要在滕州试点的基础上取得新的突破,将市政府“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落到实处,推广“示范县”的经验,积极开展农村药店纳入“新农合”的可行性调研工作,力争打破僵局,取得实质性突破。同时完善考核机制,适时开展“两网”建设评价工作。在农村零售网点的布局上,要充分发挥政策的主流引导作用,采取多元化结构,继续增加农村零售网点的数量,力争覆盖全市的行政村。
尽管在长期的药品市场监管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市目前药品市场形势仍然不容乐观,主要体现在监管手段和监管力度的相对薄弱上,这也是我们今后工作中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弥补的。随着市场形势的瞬息万变和新情况、新问题的不断出现,坚持与时俱进,努力探索新的有效和长效的监管方式,是我们今后工作的主要方向。相信在局党组的坚强领导和各区(市)局的大力配合下,我们一定会不辱使命,维护好我市的药品市场秩序,为保护全市人民的用药安全做出自己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