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差,群众看病治病难问题一时难以得到解决。
3、乡镇企业受安全生产、金融危机等政策因素的影响,乡镇企业不景气。乡镇企业产量下降,新办煤矿企业又难以ban证,优势资源得不到开采利用,从根本上讲,就是未彻底实现好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经济发展受到制约。
4、民族干部的发展、选拔、培养力度不够。
5、民族文化教育事业跟不上时代的要求,对群众的科技教育局限性比较大,农民群众掌握科学技术的本领还不高,制约了民族经济社会的发展。
存在以上突出困难和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一是投入不足,二是政策因素的影响。
(二)对策及建议
第一、扶贫必须首先“扶志”,着力增强其主观能动性。要从转变思想、更新观念上下功夫,彻底转变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应的各种陈旧观念。要切实加强对少数民族群众的教育和引导,采取多种形式,深入浅出、不厌其烦地开展思想教育活动,着力培养广大少数民族群众自力、自强、艰苦创业的精神,坚决改变等、靠、要的懦夫懒汉作风,真正使党和政府的扶贫方略变为广大少数民族贫困群体的自觉行动,真正实现思维共振、上下同心。
第二、把“输血”和“造血”结合起来,着力增强其“造血”功能。应继续实行倾斜政策,尤其要在投资、信贷及种子、化肥、柴油、农业机械等生产资料的供应上,继续予以优先、优惠的特殊照顾。对于确实难以维持正常生产、生活的特困户可给与适应帮助和救济,必要时纳入农村低保对象。给贫困地区“输血”是必要的,但“输血”的最终目的是增强其“造血”功能,使之尽快赢得脱贫与致富的主动权。
第三、以拉动少数民族聚居区经济发展为主攻方向,全面扩大开放、招商引资。我乡少数民族地区土地资源辽阔,天然草场、宜林地、石漠地、煤炭资源等都蕴藏着一定的开发潜力。但是,由于受资金、技术、人才、交通等因素的制约,其潜在优势难以得到有效发挥,这就必须要在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前提下,把着重点放在“借鸡下蛋”的方略上来,要通过招商引资,把潜在优势变为现实优势、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全力打造民族经济的新亮点。
第四、将农业实用科学技术的普及与推广摆到突出位置。应当把科学培训作为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素质的一项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落实,使科学培训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逐步扩大科学技术在贫困群体中的普及率。
第五、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切实加强对少数民族聚居区扶贫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综合协调。应建立由有关领导牵头,各相关部门参加的少数民族贫困人口救济基金会。可采取财政、民政、民委、扶贫等部门及社会帮助等多渠道融资的办法,解决特困村、特困户、特困人口的经济发展问题,以缓解地方财政用于扶贫救济等方面的支出压力,充分体现党委、政府对少数民族特困群众的关注和重视。
第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改善生存环境条件。采取以财政扶贫的方式,投入资金,恢复损坏的农村基础设施。通过实施扶贫项目,缓解发展压力。重点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学校、引灌沟渠、“行路难”、农村医疗卫生等问题,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条件。
第七、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继续巩固少数民族民间文艺,组织少数民族代表参加各级举办的民族文化节。尊重民族习惯,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发掘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体育运动,提高民族群众的身体素质,在民族村建篮球场、图书室等硬件设施,丰富少数民族群众的精神生活,激发斗志,让少数民族群众致力于发展民族经济,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六、近期发展规划
近期时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结构调整、大力推进畜牧强乡、生态立乡、科技兴乡、旅游活乡的关键时期。
1、千方百计增加固定资产,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
从目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来看,我乡总体上还属于项目带动型经济,要多争取项目、引进资金,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激活民间资本、促进银行贷款,充分发挥投资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一是抢抓国家实施扩大内需、新阶段扶贫开发等机遇,加大项目储备力度,积极争取国家在以交通、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社会发展、优势资源开发和产业发展、生态建设和扶贫开发等方面对我乡的大力支持,建设1-2个重大项目;二是进一步做好投融资机制改革的各项工作,增加融资渠道,扩大融资规模;三是制定和落实投资优惠政策;四是充分发挥财政性资金的引导作用,积极争取银行信贷资金投入;五是积极探索建设的投资与营运方式,进一步扩大投资。
Tag:调研报告,调研报告范文,调研报告怎么写,总结报告 - 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