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春季农业生产情况
今年以来,我们按照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省农村工作会议的总体部署,围绕落实“农业生产不停滞不滑坡、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不脱销不断档”的要求,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集中全力抓好春季农业生产,为夏季丰产丰收、农民持续增收打下良好基础。
一是突出加强麦田管理。先后多次召开会议对春季麦田管理和春耕备播进行安排部署,抽调有关人员组成督导组深入生产一线查看小麦苗情,检查各项工作措施落实情况。针对今年冬季干旱少雨、春季气温回升较快的实际,超前组织农业专家开展调研,拿出了因苗制宜、分类指导的麦田管理技术意见。同时针对上游地区小麦条锈病菌源多、气流传播快、小麦品种抗性差、发生危害重的特点,安排农业部门加强监测、准确预报,及早备足药物、药械,适时开展病虫害防治。目前全市小麦长势良好,大部分地块群体适宜、个体健壮、绿色越冬、返青正常。一、二类苗面积占到80%以上,越冬期平均苗量61万,起身期达到73.6万。
二是深度推进结构调整。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按照无公害、绿色、有机的标准要求,分门别类加强对全市113万亩大蒜、20万亩圆葱、5万亩早春马铃薯、6万亩甜叶菊、1万平方米食用菌的生产管理。采取麦田间作、蒜田套种、保护地栽培等措施扩大越冬菠菜、速生叶菜和早春瓜菜生产规模。目前全市春季蔬菜种植面积达到80余万亩,其中温室大棚菜13万亩,大中拱棚菜51万亩,麦田、蒜田套种16万亩,比去年同期增加6万余亩。
三是组织开展小麦玉米高产创建。在认真抓好兖州、梁山两市县承担的农业部和省政府小麦、玉米、大豆高产示范区建设的同时,市财政列支500万元专项资金,集中用于扶持小麦、玉米“十、百、千、万”高产创建活动,进一步培植高产典型和超高产地块,推广优良品种、配套技术。目前全市优质高产小麦播种面积达420万亩,落实优质高产玉米播种计划200万亩。
四是着力优化技术服务。积极开展科技入户、“三下乡”和科技特派员活动,区别不同层次强化农民技能培训,组织农业科技人员针对早春种植的棉花、地瓜、花生、马铃薯、瓜菜等作物,向农民面对面地进行播种、育苗技术指导,不断扩大种子包衣、间作套种、配方施肥、综合防治病虫害等各类先进适用配套技术的推广面积。
五是切实保障农资供应。及早安排组织春季生产所需的种子、化肥、农膜、药械货源,组织开展农资市场专项治理,对农资生产经营企业和门店进行拉网式检查,对农资经营放心店实施挂牌经营,目前已做好了175万亩棉花、50亩地瓜、65万亩水稻以及100万亩瓜菜等作物的育苗播种准备和农资供应,基本满足春耕备播需要。
六是认真落实补贴政策。今年全市小麦直补核实上报面积584.943万亩,承担国家良种补贴项目350万亩,其中小麦良种补贴项目236万亩,玉米良种补贴项目20万亩,棉花良种补贴项目94万亩。目前各项补贴正在加紧兑付,粮食直补资金和农资综合补贴资金将于4月10日前全部发放到农户手中,良种补贴项目供种单位、品种、价格、数量由省政府采购中心统一招标确定后,也将依照有关程序尽快兑付到位。
以上汇报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