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狠抓重点源治理。对重点污染源实行分类施治,一厂一策,逐个制定具体方案,按期完成治理任务。对具备条件的企业,要求在规定期限新上处理设施,保证达标排放;对不具备条件的企业,采取停产、改造、搬迁等措施,控制废水排放。近年来,先后投资5亿 www.xxk123.com (www.xxk123.com)多元,督促得利斯公司等11家企业新上污水处理设施并通过验收,有力地控制了水污染源。
二是扎实推进“再提高工程”。组织有关部门对淀粉、食品等行业中的重点污染企业制定cod、氨氮等项目的再提高方案,督促仁木食品、良丰化学、兰凤针织等10家企业,投资3000多万元,完成治理任务,实现废水达标排放。同时严格执行“三同时”和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去年以来对209个项目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引导23家企业建立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
三是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开展清洁生产审计。关停淘汰了城区酒业公司的酒精生产线,对淀粉酵母、水泥生产等企业全部实施了转产或关停搬迁治理。对废水工业企业实施废水治理工程和废水治理再提高工程,对良丰化学、泰盛化工等10家企业进行了清洁生产审计,有6个单位通过了清洁生产绩效审核验收。至20xx年底,经国家、省局审核,我市cod和二氧化硫分别削减1763吨、2056吨,连续两年实现了cod和二氧化硫双下降。今年以来我市cod已削减903吨,二氧化硫已削减972吨,完成上半年减排任务。
四、标本兼治,抓好以农业面源污染为重点的生态保护
一是最大限度地降低面源污染。结合农业科技下乡、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等工作,搞好宣传,向农民群众发放手册、明白纸、现场讲解等方式宣传农业面源污染整治的重要性、紧迫性。成立了**市农村能源办公室,配备了业务能力强、素质高、有敬业精神的人员专门负责具体工作。对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是推行高效生态农业,举办农业科技培训班,引导农民科学施肥、合理施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实施秸杆还田工程,减轻了面源污染;积极实施以沼气为纽带的能源环境工程建设。目前已累计建设沼气池4940个,使用率达99%以上,生产沼气190万方,替代2989吨煤,解决近5000多农户一年的生活燃料,相当于保护1.7万亩林地,每年产渣液7.4万吨,满足1.5万亩耕地用肥,每亩地减少20%的农药用量。
二是依法落实水土保持措施。按照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治水理念,全面加强对南部山区的水土流失治理和预防保护监管。对现有基本农田树立农田保护标志,要求各社区、乡镇经常性整修养护,保护田面平整,田埂坚固;同时落实管护责任,加大对水土保护监督管理区的管理力度。严格执行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申报、审批制度,以及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依法规范生产建设和资源开发项目的行为,不仅有效遏制了开发建设造成的人为水土流失,也增强了生产建设单位自觉防治水土流失的意识,树立了水保监督执法机构的权威。
三是坚持不懈地抓好造林绿化。按照污染控制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的方针,不断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实施造林绿化工程,积极实施公路两侧的绿化美化工程,形成村村连的“绿色通道”;使全市的河流成为“绿色长廊”;将昌城镇规划为“农业现代化示范基地”;建立了8处森林公园,其中竹山、马耳山、绿园被评为省级森林公园;认真开展各类绿色创建活动。在皇华镇被评选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的基础上,昌城镇已开始创建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贾悦、林家村等乡镇开展创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活动。力争今年白玉山子社区获得国家级“绿色社区”称号,经济学校、密州学村、辛兴初中参加省级绿色学校评选,使全市有更多的省级绿色单位。
五、严格执法,不断加强对环境质量的监督管理
我们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不断强化执法措施,加大严查惩处力度,保证了治污设施的正常运转。
一是加大水污染严查力度。成立了以分管市长任组长,环保、发改、经贸、监察、司法、工商、安监等七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制定印发了《实施方案》,七部门组成4个联合执法检查组,对全市69家重点水污染企业本着从严从细、不留死角的原则,采取明查、抽查、暗访等形式,加大夜间和“八小时”以外的监理频次,发现问题,坚决依法处理。去年以来,共对7家违法企业进行了罚款,对11家企业进行了整改,对19家违法排污企业停止了生产,对59家土小和未批先建企业依法予以取缔,对31家采取了断电措施,避免了死灰复燃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