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全县围绕“两个目标定位”开展创先争优。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县委确立了新一轮跨越式发展要
www.xxk123.com
(www.xxk123.com)达到的“两个目标定位”,即要争当保山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争当云南建设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的排头兵。省委、省政府作出的把云南建设成为中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的重大战略部署,既为我县确立发展定位指明了方向,也为服务全省大局、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实现新跨越提供了宝贵的战略机遇。我们认为,我们县要向“两个目标定位”推进,需要量化以下三个评价标准
:一是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市的比重要明显增大。作为保山“两极带动”中的一极,我县的发展已在全市形成一定的辐射力和带动力,但这与我们所拥有的各种优势还不相匹配。实现生产总值56.8亿,占全市的27%;完成财政总收入7.35亿元,占全市的2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6.6亿元,占全市新增固定资产投资的36%;实际利用县外资金34亿元,占全市招商引资总额的59%。到“十二五”末,争取使生产总值、财政收入两项指标均占全市的35%以上。二是县域经济实力在全省县区中的排位要稳步提升。当前腾冲的发展,纵向比取得了巨大成就;横向比,与标兵的距离在进一步拉大,而追兵正迎头赶上。,地区生产总值排在全省27位,地方财政收入排在20位。到“十二五”末,争取使上述两项指标在全省的排位均进入前20位。三是综合发展水平在全省25个边境县中要保持领先。云南建设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全省所有边境县都是前沿,同样面临宝贵的发展机遇。到“十二五”末,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社会发展,腾冲都要成为排头兵。
第二,乡镇围绕“三句话”开展创先争优。一是做优产业。按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坚持非均衡发展原则,重点培育最具竞争力、最有发展前景的特色产业,加快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绿色食品、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山区大力发展长效产业—“三棵树(核桃、油茶、银杏)”,坝区重点发展速效产业—“两片叶(烟叶、茶叶)”,城郊和集镇周边重点发展食品加工、大棚蔬菜、畜牧等产业,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化经营格局。集中力量、集中资金扶持一批涉农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积极研究农业与工业、旅游业的关联性,使更多的农产品转化成为附加值更高的工业产品和旅游产品,确保农业增产增效,农民持续增收。二是做大城镇。着眼于腾冲即将到来的大旅游发展的需要,县城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这个矛盾已日益显现,只有按照“跳跃式布局,组团式建设”的理念发展城镇集群,腾冲才能有更大的环境容量,才能更好地为桥头堡建设服务。我县正在加快新城区开发、力争3年新增城市面积10平方公里以上。同时,跳出县城,依托项目,着力打造10个以上风貌各异、特色鲜明、功能互补的旅游小镇,每个小镇都配套建设诸如温泉、高尔夫等休闲度假项目。探索“项目建设+新农村建设”的共建路子,在城区以外的项目用地出让价款中,明确按每亩0.5—1万元的标准提取新农村建设基金,专项用于项目区村寨的新农村建设。三是做强组织。着力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围绕实现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社会覆盖的目标,全面推进各领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把农村基层组织打造成发展现代农业、培养新型农民、带领群众致富、维护农村稳定的坚强战斗堡垒。
第三,村级围绕“五句话”开展创先争优。一是做活产业。坚持“长短”结合的原则,引导群众按市场、气候、资源等条件,结合实际选好产业,既要发展有潜力、有生命力的长效产业,又要兼顾发展当前有市场、见效快的速效产业,引导群众走专业化、特色化、品牌化的产业发展之路。二是做优环境。提高广大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牢固树立“生态立县”意识。结合各地实际整治村容村貌,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大力推广沼气池、太阳能等科学民用节能技术。三是做强组织。抓好自然村、村民小组的建设,建立健全村“两委”职责和联席会议制度,健全村党组织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探索建立各种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以及农村生产互助组织、金融互助组织等组织形式,逐步培育各类社会公益性组织和调解会、新农村建设理事会、老年协会、文艺表演队等群众自治组织。四是展示特色。按照市场需求,鼓励企业大力发展地方特色产业,做到“一村一产,一村一品”。加强对农村宅居地的规划和管理,大力节约村庄建设用地,向农民群众推荐经济安全、节地节能节材的住宅样图。着力建设一批民族特色型、文化特色型等不同风格的新农村。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完善村民“一事一议”制度,健全农民自主筹资酬劳的机制和办法,引导农民自主开展农村公益性设施建设,推动农村基层志愿服务活动。五是构建和谐。加快推进村文化室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创新农村文化生活的载体和手段,满足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深入开展农村形势和政策教育,认真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积极推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开展和谐家庭、和谐邻里、和谐村组创建活动。妥善处理农村社会各类矛盾,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建设平安乡村,创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