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主动加强自身建设,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多数村党支部坚持了“三会一课”、“两委”集中学习、干部培训、干部履职汇报、民主生活会等制度,并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网络举办农田科技知识学习。规范了组织生活,提高了干部素质,增强了班子合力;加强了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建立了数量保 www.xxk123.com (www.xxk123.com)持在75名左右、具有较高素质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推行了发展党员公示制、票决制,加强了党员的教育和实用技术培训,大力开展争创“五好”党员、“一个党员一件事”等活动,提高了党员的政治素质和带领村民致富能力,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从20xx—20xx年,全镇农村无职党员就累计为群众办好事、实事1563件,调解邻里纠纷89次,做上访人
思想工作278人次,帮助村党支部收集民情民意212件,党员帮带的200多户低收入家庭的收入均有不同幅度增长。调研中,有75.2%的群众认为目前农村党员队伍“是”或“大多数是”(来源:文秘公文网 http://(www.xxk123.com))农村的先进分子。
二、影响农村党支部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制约因素
我镇农村的深刻变化和巨大进步与农村党支部领导核心作用的有效发挥是密不可分的。在充分肯定农村党支部较好地发挥了领导核心作用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在新的形势下,农村党支部发挥领导核心作用还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
1、村党支部班子成员的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从我镇目前党支部班子成员的年龄结构来看,45岁以下的30人,占44%;46岁以上的36人,占53%,其中61岁以上的有2人,年龄最大的63岁。从学历结构来看,大专及以上学历的1人,仅占0.15%;高中学历的18人,占26%;初中及以下学历的48人,占73.85%。从村党支部书记的年龄结构来看,45岁以下的6人,占40%;46岁以上的9人,占60%。从村党支部书记的学历结构来看,高中及以上学历的8名,仅占53%;初中及以下学历的7名,占47%。由于村党支部班子成员尤其是党支部书记年龄文化结构不合理,加之干部培训方面存在针对性和适用性不强等问题,导致部分农村党支部干部的能力素质与农村改革、发展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存在反差,部分党员干部政策水平较低,发展意识不迫切,民主作风较差,法制观念不强,对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预见能力、解决能力都比较差,还存在着“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新办法不会用”的困惑。农村基层干部基本素质的参差不齐,影响了党支部领导核心作用的发挥。
2、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增收致富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一些村党支部不能与时俱进地实现党建工作的重心转移,思想观念和工作思路相对滞后,找不到党的工作与发展经济、带领农民增收致富的切入点,有的拘泥于旧的思维方式和习惯做法,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认识不够、把握不准,导致思想观念陈旧、发展思路不清;有的“等、靠、要”思想严重,缺乏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精神;有的市场经济知识缺乏,竞争意识淡薄,找不到发展经济、带领农民致富的有效办法,自己致不了富,也带领不了群众致富。调研中,有83%的村干部认为自己最需要提高的是“发展经济、带领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能力”。部分村党支部和支部干部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弱,满足不了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强烈愿望,使农民群众对党支部的信任感下降,影响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3、领导和驾驭村民自治的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随着农村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建立和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村党支部在土地等生产资料的使用、分配方面的权力不复存在;同时,农民群众的民主自治意识不断增强,对村党支部的依赖程度降低。在这种新的形势下,一些村党支部没有及时转变思想观念、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有的不愿民主,习惯于大权独揽,搞“家长制”、“一言堂”,认为实行村民自治就是夺支部的权,主观上不愿意推进村级民主;有的不会民主,领导方式陈旧、工作方法简单,驾驭能力不强、协调能力偏弱,不善于利用民主和法制的方法把支部的主张转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还有的害怕民主,把民主制度当作绊脚石、拦路虎,不敢推行村级民主。调研中,有16.9%的党员和村民代表认为党支部在民主决策上做得不够好;有23.5%的群众对村级民主管理工作“不太满意”。部分村党支部管理不规范、办事不公开、决策不民主,造成了群众对干部有猜忌,干群关系紧张,个别村甚至直接引发了群众集体上访。
Tag:工作汇报,工作汇报格式,工作汇报范文,总结报告 - 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