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今年2月份,无锡市执法队在执法时,不顾业主的困难,在下雨天强行拆除朱霞芳全家赖以生存的报刊亭,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和散落一地的还未卖出,又卖不了几个钱的小杂货,朱霞芳悲愤至极,活无出路,便喝药自杀。这些教训一定要吸取。
三、处理好执法与“利”的关系。人的一切社会活动,都是以利益为轴心的,利益是驱动世界发展的根本动力。法律法规也是一样,利益是法规的核心,法规是利益的保障。法规是因利益而派生的,是为利益所服务的,世界上没有无利益的法规,也找不到无法规的利益,即便是有,也是在不断探索、建立和完善之中。从这一意义上讲,法规就是利益。因此,要处理好“法”与“利”的关系,重在理解和对待利益这个核心问题。大家都知道,从古至今,人们对利益有多种理解和不同的态度,但不论多少,其中有一点是共识的,那就是利益是把双刃剑,正确认识的对待他,就强国兴业,富家出人才,反之亦然,就祸国败业,毁家出罪人。因此,古之有训:“利重如山,福祸两边。”可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话尽管消极,但又是客观的。利益有许多特点,其中较为鲜明的是多样性、复杂性、诱惑性和不可侵犯性。在现实生活中,尤其在执法工作中,我们怎样才能更好抓准、摆正和解决各种利益关系呢,我个人认为,重在处理好整体与局部、长远与眼前、集体与个人的利益关系。这三对利益既相互依存,又相互联系,具有同一性。按一般规律要求,在处理矛盾冲突时,都应以整体、长远和集体利益为重,局部、眼前和个人利益处服从地位。简单地说,就是小利服从大利,近利服从远利,私利服从公利。这是基本原则,应该始终把握好。当然,也要有灵活性,不能僵化教条。在不影响或有利于维护整体、长远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兼顾解决好局部、眼前和个人利益。但总体要求,前者是定盘星,不能变。另外,我们还要端正对利益的态度,做到不为名利所累。利益是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谁也离不开少不了,但人生不能只唯利益。人是社会的人,追求的是社会价值,奉献于人的价值,物质财富只是个手段,不能作为最终目标。许多名家说过,人的价值不在于财富的多寡,而在于对人类贡献的大小。一个人房屋千间,夜卧只需三尺,布有万匹,裹身不过一丈。人赤条而来,赤条而去,终生衣食不缺,生活轻畅足以。大家知道,去年春节晚会有个小品叫“不差钱”,里面有句话:人生最痛苦的是,人死了,钱没花完,人活着,钱没了。实际,在延伸一下:人生最痛苦的是,人活着精神没了,人死了,精神臭了。所以,说到底,人追求的是一种境界,最让人享受的也是一种境界。再有,我们是执法者,拥有执法权,要防范权利个人化、私有化。我们都是国家的工作人员,手中无论有权利大小,都是人民给的,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宗旨。许多教训告诉我们,万恶之源,始于贪字。有个故事叫老鼠与半缸米。说的是在一个青黄不接的初夏,一只在仓库里觅食的老鼠,意外地掉进一个半满的米缸里,老鼠喜出望外,它先警惕地环顾了一下四周,确定没有危险之后,接下来便是一顿猛吃,吃完了倒头就睡。有时,老鼠也曾为是否要跳出米缸进行过痛苦抉择,但终究未能摆脱白花花大米的诱惑。直到有一天它发现米缸见了底,才觉得以米缸现在的高度,自己就是想跳出去,也无能为力了。对于老鼠而言,这半缸米就是一块试金石。如果它想全部据为己有,其代价就是自己的生命。因此,管理学家把老鼠能跳出缸外的高度称为“生命的高度”。而这高度就掌握在老鼠自己的手里,它多留恋一天,多贪吃一粒,就离死亡近了一步。在现实生活中,多数人都能做到在明显有危险的地方止步,但是能够清楚地认识潜在的危机,并及时跨越“生命的高度”,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我想,这个故事给人以很大的启示。人在欲望面前需要低头。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像海里的水,喝得越多,越感到口渴。职务,总是看着别人高,权利总是看着别人的大,金钱总是看着别人的多,老婆总是看着别人的好。只有低下头来,很多东西你会发现,都是过眼云烟,身外之物。有人问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天地之间有多高,他说三尺,那人又说:只三尺?每个人除孩子外,大都五六七尺,不是把天戳破了吗?苏格拉底说:凡超过三尺的人,想立于天地之间,则需懂得低下头来。
自然界的天地,不需要低头。“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但在现实前,需要低头,现象与现实总有距离,你志骑马飞驰,可前面只能找到一头驴,是坐着等着马,还是骑着驴先走?志元帅,先当士兵。
Tag:心得体会,心得体会范文,学习心得体会,总结报告 -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