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学看123范文中心总结报告心得体会十二五规划建议解读与心得» 正文

十二五规划建议解读与心得

[10-15 15:43:03]   来源:http://www.xxk123.com  心得体会   阅读:8348

导读:第五,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经济转型的强大动力。经济转型要以破除体制性障碍为根本出路。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我们已经提了好多年了,但长期难以落实,主要原因在哪?是存在着一些体制性障碍。我国实行的是渐进式改革,原来一些旧的体制并没有完全革除;改革开放30多年来,新形成的某些体制随着形势变化,也有的成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障碍。例如:各级政府依然保持着土地等重要资源的配置权力;很多地方仍然把gdp增长作为衡量各级政府官员政绩的主要标准;现行财政体制和支出责任过于下移使各级政府将财政税收和物质生产的增长紧密地联系;土地、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市场化尚需推进,等等。特别是在一些重要的生产要素价格形成过程中,原先计划经济的靠行政定价、人为压价的情况普遍存在,它所造成的价格扭曲,又使市场在优化资源配置上的作用受到很大的压制,同时造成稀缺资源的低效使用和大量浪费。所以,破除体制性障碍,既是我们解决问题的难点所在,也是中国经济转型的根本出路。为此,《建议》强调,“必须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使上

十二五规划建议解读与心得,标签:心得体会范文,学习心得体会,http://www.xxk123.com

第五,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经济转型的强大动力。经济转型要以破除体制性障碍为根本出路。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我们已经提了好多年了,但长期难以落实,主要原因在哪?是存在着一些体制性障碍。我国实行的是渐进式改革,原来一些旧的体制并没有完全革除;改革开放30多年来,新形成的某些体制随着形势变化,也有的成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障碍。例如:各级政府依然保持着土地等重要资源的配置权力;很多地方仍然把gdp增长作为衡量各级政府官员政绩的主要标准;现行财政体制和支出责任过于下移使各级政府将财政税收和物质生产的增长紧密地联系;土地、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市场化尚需推进,等等。特别是在一些重要的生产要素价格形成过程中,原先计划经济的靠行政定价、人为压价的情况普遍存在,它所造成的价格扭曲,又使市场在优化资源配置上的作用受到很大的压制,同时造成稀缺资源的低效使用和大量浪费。所以,破除体制性障碍,既是我们解决问题的难点所在,也是中国经济转型的根本出路。为此,《建议》强调,“必须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使上层建筑更加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变化,为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在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方面,重点是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加快财税体制改革,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要素市场改革,加快社会事业体制改革等六大改革。我重点讲三大改革:一是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建设服务型政府。政府应转换角色,从追求短期gdp最大化从而自然倾向于粗放扩张,转变为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创造良好环境,致力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公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和服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会触动一些人的利益,遇到重重阻力,但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推进,使政府真正成为经济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推动力量。二是加快财税体制改革。财政应进一步从经济建设型财政向公共财政转型,为广大公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和服务,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府投资应继续主要投向民生工程,所有政府收入包括土地拍卖收入一律进入预算管理,接受人大和社会监督,不搞“小金库”。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扎实推进配套改革试验,如省直管县和乡(镇)财县管等。实行有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科技进步、能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财税制度,如提高资源税、研究推进房地产税、完善燃油税、研究开征环境保护税等。财税改革对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特别容易见效,应该抓紧推进。三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在这次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面前,我国金融体系没有受到实质性冲击和损害,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前些年我国金融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剥离了不良资产,充实了资本金,资本市场挤掉了不少泡沫。应继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金融体系,促进储蓄向投资转化和资源高效配置,增强金融服务经济的功能。应发展中小银行,改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应加强金融监管,防止出现系统性金融风险。

三、规划“十二五”确定目标任务

《建议》综合考虑了未来发展的趋势和条件,战略性、前瞻性和指导性地提出了今后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九大目标和十大任务。

1、今后5年科学发展的九大目标。审议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与以往的5年规划相比之最大的不同点是,在发展目标上“十二五”规划《建议》没有提出“数量型”的指标,全部是方向性、战略性的,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具体的指标将在全会之后,由国务院根据中央《建议》来编制,并将于明年“两会”提交全国人大进行审议讨论。具体来讲,这九大目标就是: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2、今后5年科学发展的十大任务。《建议》部署的“十二五”期间的重大任务,分为经济发展、社会建设和深化改革开放等三个方面,共十大任务。分别为: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加快改革攻坚步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这十大任务中的扩大内需在“十一五”规划《建议》中也被提及,但未独立成篇。“十二五”规划《建议》把它列为十大任务之首,并第一次在5年规划《建议》中独立成篇。这主要是由于“十一五”后期世界范围内发生了国际金融危机,根据中央的预判,这场金融危机很可能持续到“十二五”后半期,所以“十一五”后期实施的扩大内需政策在“十二五”时期仍将继续。特别需要提出的是,虽然这几年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很快,但不可否认,城乡差距拉大,所以推进农业现代化在“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排第二位。再就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是首次独立成章,并且要求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这是个提法是新的。“软实力”,是相对于国内生产总值、城市基础设施等“硬实力”而言的,是指一个城市的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等影响自身发展潜力和感召力的因素。20世纪90年代初,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首创“软实力”概念,从此启动了“软实力”研究与应用的潮流。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法最先见诸于党的十七大报告。这次不仅纳入“十二五”规划《建议》,还将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这个定位,有预见性、也有实践意义。从这个角度来讲,未来文化的发展、文化产业的进步,将对我们的生活方式、人文环境发生重大影响及作用。 pipad begin pipad end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Tag:心得体会心得体会范文,学习心得体会总结报告 - 心得体会

Copyright 学学看123 All Right Reserved.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