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道
小A、小B、小C是在一个大院里长大的孩子,他们上了同一个托儿所,同一个幼儿园,同一所小学,及至同一所初中。可是就在初三那年时,三个学生的家长在教子方面产生了分歧,于是带着孩子离开了这个大院,择往了外地的学校。
小A从小学开始,就是淡定派。读书时,两耳不闻窗外事,过年那段日子里,即使外面放鞭炮,也丝毫不影响他。有同学喊他一起玩,他也无动于衷。而且还奇迹般地在这段别人玩闹的日子里安静地写寒假作业。到了升学前段时间,别的学生由于之前玩得太疯狂,整天闷在家里狂赶作业,而小A则早就将作业写完,每天出门散散心,找风景画张素描,听听音乐,再预习一下新课,一切都是那么自然。一个寒假下来,既陶冶了情操,也没落下学业。到了开学期初考试,仍然稳坐班级前三的宝座,那天上台领奖状时,还是那么淡定。
可是小B的妈妈得知这件事后,给小B“上”了一堂课,给他灌输了一大堆理论知识:“你看看人家小A,学习成绩提升得那么快,改天我要会会他妈妈,她肯定有什么秘密老师。”第二天,小B的妈妈去了趟著名的“思尔学”教育班,咨询了一下那里的老师,虽然价格不菲,但是小B妈妈咬咬牙,报了一个本区教育局命题处的一个老师的班,听说可以搞定所有本区统考考试。从此,小B也加入了曾经鄙视过的“补课一族”。上课前,小B的妈妈对小B千叮万嘱:千万别和别人讲啊!
但“纸是包不住火的”,这件事又被小C的妈妈“打探”到了。“哼,咱们不和那个自私的小B计较,我回头给你搞两本真题,我们用题海战术干掉他们,不做题是不行的!”结果小C被“坑”惨了,他妈妈口中的“两本”是用了虚指,这哪止“两本”啊!以后的每个月,桌上的书、卷子就会多几本,于是,小C被压在了“作业”这座大山下。
不多久,一次本区的调研考试降临了,小A凭借着他良好的心态和坚实的基础理所当然地取得了好成绩。小B呢,则靠着临考前,课外班老师发的那张“复习卷”,也考了个不错的成绩。小C就更别说了,那试卷上的题型在“题海”中他都见过,得心应手地完成了考试。
这一次,小A、小B、小C三个人的分数终于差不多了,但小B、小C有他们的“葵花宝典”,小B上补习班上得更勤了,小C的题做得更欢了。
但,悲剧降临了。
临近高考,小A在家里心静如水地进行复习,小B则在外上着一堂接着一堂的“押题班”,小C则做一张又一张的“模拟卷”。
高考结束,小A仍淡定地走出考场,小B、小C却双脚发抖,手脚冰凉地如行尸走肉般僵直地走了出来。因为,老师押偏了题,这次考试题也都是原创,很活,要求学生活学活用。就这样,小B、小C的秘籍全“报废”,也只考上了一般大学,小A则以骄人的成绩被一所知名大学录取。
不久后,小A将他的学习经验编成了一本书,它是为千千万万个学弟学妹们准备的,书的第一页上,写着小A内心的那句重要的话:“静能生慧,有老师,做题目不是王道,真正的是你的心态和领悟!”此后几年内,这本书一直登在销售榜前列,几次卖脱销,这本遭到学生疯抢,被誉为“真实wai挂”的书,名字就叫《王道》。
树人初一 赵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