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学看123学习频道作文大全观后感《人间正道是沧桑》观后感:一个声音在召唤» 正文

《人间正道是沧桑》观后感:一个声音在召唤

[10-15 16:19:52]   来源:http://www.xxk123.com  观后感   阅读:8850

导读:作为一名黄埔后代,我一直相信自己的血液有黄埔的颜色,因为祖父在成都中央军校学习时,黄埔精神就已融入了他的血脉。8年前的春天,跟同学到汉中圣水寺游玩,一些破旧的土房子使我久不能忘,斯人已去,空余怀想。后来知道那儿曾是黄埔军校一分校的旧址,那些老房子里曾经培养了千百抗日志士。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再去圣水寺,我还要到成都北校场去、到广州黄埔岛去,因为黄埔精神对一个黄埔后代的感召是巨大的,我要到生长出这种精神的土地去朝圣。正是怀着朝圣地心情,我看完了电视剧《人间正道是沧桑》。电视剧中所表现的爱国心、师生情是对黄埔精神的最好诠释。瞿恩、杨立青、杨立仁、范希亮……这些黄埔人,他们都是值得我们尊重的,因为他们是万千黄埔人的缩影,是一个时代精英群体的缩影,他们用青春和热血写就了中华民族走向独立、自由的历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谓大同。”大同社会是我们民族几千年的梦想。无论是三民主义,还是共产主义,都是为了实现民族复兴的梦想。在此基础上上构建起来的黄埔精神,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色彩,因为这种独特的文化作

《人间正道是沧桑》观后感:一个声音在召唤,标签:观后感大全,http://www.xxk123.com

  作为一名黄埔后代,我一直相信自己的血液有黄埔的颜色,因为祖父在成都中央军校学习时,黄埔精神就已融入了他的血脉。8年前的春天,跟同学到汉中圣水寺游玩,一些破旧的土房子使我久不能忘,斯人已去,空余怀想。后来知道那儿曾是黄埔军校一分校的旧址,那些老房子里曾经培养了千百抗日志士。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再去圣水寺,我还要到成都北校场去、到广州黄埔岛去,因为黄埔精神对一个黄埔后代的感召是巨大的,我要到生长出这种精神的土地去朝圣。

  正是怀着朝圣地心情,我看完了电视剧《人间正道是沧桑》。电视剧中所表现的爱国心、师生情是对黄埔精神的最好诠释。瞿恩、杨立青、杨立仁、范希亮……这些黄埔人,他们都是值得我们尊重的,因为他们是万千黄埔人的缩影,是一个时代精英群体的缩影,他们用青春和热血写就了中华民族走向独立、自由的历史。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谓大同。”大同社会是我们民族几千年的梦想。无论是三民主义,还是共产主义,都是为了实现民族复兴的梦想。在此基础上上构建起来的黄埔精神,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色彩,因为这种独特的文化作用,黄埔军校创造了一个令世界瞩目的中国奇迹——简陋的教学设施、简短的学制,学员却名将辈出、战功显赫、扬威中外,黄埔军校成为与美国西点军校、英国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以及俄罗斯的伏龙芝军事学院齐名的世界四大著名军校。

  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和平的民族,汉字“武”很好地诠释了我们的战争观,中华民族不好战,但是也不惧怕战争。在那个战乱不断的年代,我们不得不选择用战争来结束战乱。孙中山先生认识到,革命要有自己的武装,黄埔军校应运而生。“要从今天起,立一个志愿,一生一世,都不存在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中山先生号召着优秀的中华儿女云集黄埔,不必说周恩来、叶剑英,也不必说徐向前、林彪,看看《人间正道是沧桑》中的主人公吧!这些人物虽是虚构的,但他们每个人都是真实感人的,他们有血肉、有理想、有追求、有勇气,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万千黄埔人身影、眼神、思绪、微笑……黄埔岛上曾有一群如此可爱的人、武昌两湖书院曾有一群如此可爱的人、成都北校场曾有一群如此可爱的人,我相信海峡对岸的台湾凤山军校也有一群可爱的人,他们和我们一样都爱着华夏民族、九州大地,他们都愿意为了中华的伟大复兴流血牺牲。

  条条大路通罗马,最终这些可爱的人因为信仰的不同,在历史的路口选择的不同的道路,他们都坚信前途是光明的。于是,我们看到他们分道扬镳、同室操戈,历史的道路就是这样的曲折,正如李大钊先生所说,这是一段崎岖险阻的道路,没有雄健的精神是不能走过去的,共产党员有这样的精神、国民党员也有这样的精神,他们终于第二次携手,以中华民族的英勇无畏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这是一段无法忘却的历史,多少黄埔儿女血洒疆场、多少黄埔儿女坚强不屈,记住他们的名字吧——左权、赵一曼、戴安澜,当然还有薛岳、张灵甫、关麟征、杜聿明……《人间正道是沧桑》中的杨立青、杨立仁、范希亮就是英雄们的缩影,为民族付出的先辈,我们不应忘记、我们也不会忘记。

  《人间正道是沧桑》这部电视剧,告诉我们黄埔精神的核心是爱国爱民,爱国主义是一种伟大的情怀。所有的中国人都应该是爱国的,所以我们相信,海峡两岸既然都是中国人,黄皮肤、黑眼睛、方块字、诗经、史记早已将我们连在一起,所以历史上国共两党曾经两度握手、共克时艰,相信有一天,国共两党会第三次握手,因为一种精神早已融入我们的血液之中,有一个声音总在呼唤,那就是“到黄埔去!”

  我多次被剧中的师生情、同学情所感动,“钢刀是钢刀,同学是同学!”这是范希亮在毕业聚会上的箴言,黄埔军校继承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尊师重教的优良作风。瞿恩是一名好老师,他充满理想、充满智慧、充满大爱;剧中还有一位不知名的教官,近乎苛刻地要求学员。黄埔军校有许多这样的老师,他们严格执教,以身作则,在他们的带领下,黄埔学子怎能不成为有用之才。而黄埔学子的同学之情,在观看这部电视剧之前,我早已感受到。在我的家乡陕西宁强,曾经有人就读于黄埔军校,我的祖父是其中一位,祖父在世时,常有一些老人来到家中,他们都是爷爷的黄埔校友。他们虽然不是同一级,或许还是不同分校的,但是他们都以同学相称,他们在一起的那种亲切让人感动。所以,我见到这些老人,都觉得跟爷爷一样亲切,现在他们大都离开人世,我依然时常想念他们,祝福他们。

[1] [2]  下一页


Tag:观后感观后感大全作文大全 - 观后感

Copyright 学学看123 All Right Reserved.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