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伟业》观后感
如今快要建党90周年了,全国各地的大导演都闻风而起,拍摄了不少与其相关的红色影片。而在芸芸影片中,最有名的非《建党伟业》莫属了,这可是拍摄《建国大业》的两名导演韩三平与黄建新的又一力作。于是,今日便和老爸慕名前去观看了这部在全球公映的恢宏巨作。
影片讲述了从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开始,一直到1921年7月1日共产党建立的这段历史。在那段岁月中,中国混乱不堪,虽然以孙中山为首的国民党革命军成功推翻了清政府,从而使维持了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告已终结。但是中国的根本之问题并未得到很好的解决,还是处在被各国列强不断压迫的状态。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身在各国的中国劳工拼死战斗,给中国捞到了一个战胜国的地位。可惜,在巴黎凡尔赛宫举行的和平会议上,日本提出要让战败国德国在山东省转交给日本,面对这个无理的要求,各国列强竟然全部表示默认,很明显,即使中国是战胜国,在各国列强的眼中有是那样卑微弱小。就在这千疮百孔的时代里,共产党,成立了。
影片的放映时间很长,具体我没有计数,一件件重大的历史事件重现在我眼前,对我实在是有不小的震撼。
我这个人,看电影的话一般都是很平静的,除非有什么特别壮观的场面,或者是令人震撼的音乐,才能让我出现情绪起伏。可是《建党伟业》却几次让我看得热血沸腾,浑身有一股使不完的劲,感觉好像自己也走进了那个时代一般。尤其是看到五.四运动的那个片段,以方豪、匡互生、邓中夏等一批有志气,有血性的大学生上街游行,抗议北洋政府在丧权辱国的卖国条约上签字,高喊“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时候,我感觉自己也是其中的一名学生,正在为了国家的尊严、人民的利益与北洋政府作斗争。
影片最让我感动的地方,是当党中央第一大会结束后,十二名全国各地的党代表(其实有十三个,但是由于陈公博晚上住的公寓发生血案,所以他和他的太太就被吓回广州去了)一起低声唱国际歌的时候,声音小但不失雄壮的歌声在小船上久久地回荡着。中国当时有这样一群志向远大、充满智慧的年轻人,势必会一步步走向光明,走向共和,走向那美好的未来。
如今建党已有90周年了,从当初旧中国的“腥风血雨”到现在的“雨过天晴”,我们又怎能体会到这个过程的艰辛。
真的要感谢《建党伟业》,它让我清楚地看到了一批年轻的中国志士为了国家的和平,为了民族的信仰而奋斗的光辉历程。它让我全身的热血再次沸腾起来,让我那一颗无比赤诚的爱国之心正在燃烧。让我感觉到一种革命的烈火正在我身上蔓延,我仿佛看到了那伟大的一刻,十二名中共代表,在嘉兴南湖的小船上庄严宣誓,要为中国做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要推翻长期压在中国人民的三座大山!此时,我真想发自肺腑地大喊:“中国共产党万岁!马克思主义万岁!革命万岁!”
虽然,建党已经离我们这个时代非常遥远,我们虽然不能身临其境,亲身感受那种让人热血沸腾的高尚情怀,但是通过电影,却可以让我们记住这一不能忘记的历史,让我们知道一件事: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